看完第一期,關于大獲好評包貝爾的《哪吒》有些話,純屬不吐不快
因為一些特殊經曆和背景的緣故,我接觸過很多想自殺的個人、團體,一直也對自殺這個話題比較有興趣,對相關探讨人的終極選擇,生命的尊嚴、活着的意義等有大量的社會觀察與近距離接觸溝通的經曆。所以當包貝爾說,他對《哪吒》興趣點在于探讨青少年自殺問題時,我充滿期待……
看完以後,怎麼說呢……
題材很好,但我真的不懂現場說的被撼動,被感染所在?相反,一頭霧水……雖然我不太喜歡孟中拿标簽、生僻詞來抱團的圈層主義作派,但他其中有幾句評價,我必須要說還是很中肯的
沒錯,我看完也是這樣的感受:包貝爾的雙線叙事(媽媽生孩子不易和少年自殺)這兩條關系交代的很不清楚,所以當青年因為打架被别的家長的批判而堅定的選擇自殺的時候,的确有種像孟中說的:自殺動機嚴重不足
一個真正想自殺的人,當然不排除有人有沖動的因素,然而,壓死駱駝的絕對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壓在他身上的每一根……這個意思是說,一個看起來沖動甚至外人無法理解的自殺決定,其實都有着很多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壓抑過程與難以排解的空洞、無人問津的痛苦。一個悲劇的背後一定有着無數其他悲劇的逐漸催化,人的脆弱絕不是一個孤立事件就能觸發的,然而這些,導演全都沒有交代(哪怕隻是輕微帶過都不曾有),便突兀的安排少年因為打架被人說要見家長就決定跳樓用死來解決問題了……這種粗暴的處理除了加深對青春期的自殺者都是極端非理性的、脆弱的、沖動的刻闆印象,令大衆更加誤解難以共情以外,我看不到任何能與劇中人物能達成相互理解的橋梁。這點是我特别心痛和遺憾的。觀衆真的困惑作為主角的少年為什麼隻是被口頭警告、推搡了幾下就難以為繼活不下去……最後隻能标簽貼之來完成(皇帝新裝般的)自我說服。
我理解因為電影篇幅有限,但既然是在以完整的電影短片來呈現,行為發生至少也要有連貫的,能說服觀衆的情感鋪墊,因果邏輯吧?否則像現在這樣,為了表達主題(完成說教),隻是簡單的粗暴的 符号化/标簽化元素堆疊,真的會讓人(至少讓我)感到有一種強行喂飯的不被尊重感。
另外,退一步,即便我一開始就能猜到雙線是母子關系……我一開始對雙線的人物關系背景也了若指掌……我還是不理解,為什麼母親生産辛苦就和想要自殺的少年扯上了關系?或者說,為什麼這少年叫李哪吒?
後來看了影片結束後包貝爾的親自解釋我懂了,用包貝爾原話,拍這部電影初衷是看了青少年自殺的新聞,他認為他很愛自己女兒,以及母親當時生她時多麼不容易,可是未來孩子若因為受了一點委屈就自殺,那是對父母、老師等愛他的人的不負責任。于是拍這部電影來提醒想自殺的青少年。
就……沒人覺得很荒唐嗎?哪吒的意象、文化價值恰恰是在于它對生命的訴求不僅僅是活着,而是表達對人之尊嚴、人格獨立的需要,拒絕被父權/孝道包裹綁架的反抗性……但結果呢?被包貝爾改成:你媽生了你辛苦,你說死就死不負責任,雖然不知道(電影沒交代)你為什麼死,但為了你媽(的辛苦、的愛)你就該活(情感綁架?)……這真不是對哪吒反父權反壓迫之獨立精神的諷刺和退步嗎?
探讨一個青少年的自殺,出發點沒有理解、沒有探究他為什麼活不下去,該怎麼活下去……而是一味規訓,流于禮教或者約定俗成、政治正确的歸訓,這不是很諷刺嗎?人的真實性和複雜性在這部影片裡是立的住嗎?
包括最後變成哪吒的三頭六臂也是莫名其妙?哪吒自殺的時候難道不知道他父母懷他三年的辛苦嗎?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老師太白金星在意他嗎?為什麼他還要剔骨還父割肉還母?相信知道這個中國傳統故事的人都清楚、明白、唏噓、傷痛。
但這些,在包貝爾的電影裡,是斷裂的,空心的……影片的主角李哪吒,隻是一個單薄的、符合偏見的、沖動的、不知所謂的“沒頭腦兼不高興”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