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衍生出“五學”的《第五共和國》到《南山的部長們》,從《出租車司機》到《辯護人》,韓國影視工作者已經将近代史演繹多次。這段曆史有關于民主化轉型,有關于暴力與威權,更有關于韓國人的國民性。以跌宕但真實的曆史作為劇本,作為原型,隻要制作水平達标,注定會喚起觀衆共鳴,在亞文化圈廣泛傳播。若能再設置幾處“燃點”(如《辯護人》中宋康昊的精彩陳詞),很有可能成為新一代韓影爆款。
《首爾之春》從進入大衆視野的第一刻開始,似乎便被視為闆上釘釘的爆款。出色的制作團隊,引人入勝的“雙十二政變”選題,與現實圖景的巧妙呼應,又有黃政民、鄭雨盛領銜,觀看之前便可料到《首爾之春》的下限一定越過及格線。從成片來看亦是如此,整部電影采用緊湊快速的時間線推進,保留了韓式劇情電影的迷人風格,并且全無拖泥帶水之感。從樸正熙遇刺開始,到第五共和國建立為止,細節充實而不冗餘,全面展示了幾個夜晚之内各方的博弈鬥争、風起雲湧。《首爾之春》最後的表現也确實未令觀衆失望,連續斬獲青龍獎與百想藝術大賞的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成績驚人。
群像戲最容易陷入浮光掠影、走馬觀花的誤區之中,但是《首爾之春》的處理顯得老練純熟,在全鬥煥、張泰玩兩位主角之外,幾位配角的人物形象在交互之中輕松建立,台詞與動作設計緊貼性格身份,沒有半點抽離。再談選角與表演,曆史題材電影的“貼臉感”非常重要,《首爾之春》顯然在人物造型方面下足了功夫,從選角到妝造都力求貼近(尤其是幾位配角:盧泰愚、李順子、崔圭夏…)。黃政民飾演的全鬥煥在造型上似乎比《第五共和國》李德華更貼近原型,也讓“失敗才是反叛,成功就是革命”這句口号起到畫龍點睛作用,黃政民極具爆發力的演技也成功撐起了這一角色。
唯一的例外是鄭雨盛飾演的張泰玩。《首爾之春》對張泰玩的展現完全正面,似乎要将他塑造成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彰顯其有心報國無力回天的英武,讓觀衆感到“意難平”。鄭雨盛在電影中的表演過于正氣,但也限于臉譜化,與真實曆史中忠誠卻又魯莽的“立體”張将軍相去甚遠。《首爾之春》對于曆史的态度似乎從開始便已注定,影片開頭明确指出的藝術加工,再到張泰玩化名為“李泰臣”(忠武公李舜臣+張泰玩),主創不打算真實講述那段模棱兩可、善惡不辨的真實進程,而是試圖在那段混亂不堪的曆史中強行找出一位可以代入的“大英雄”張泰玩,讓觀衆找到認同基點,這是韓式“爽片”“燃片”邏輯的商業投機,也是一種囿于淺顯的局限。
為了塑造本不存在的正邪對立,影片将張泰玩神聖化的同時,竟然把鄭昇和也塑造成一個忠心為國的好将領,将全鬥煥塑造得痞氣十足、城府全無。這些藝術加工完全服務于商業片邏輯與觀衆認同,近乎《三國演義》尊劉抑曹,是對曆史的重新演繹,價值判斷過于明顯以至于削弱了影片與人物的厚度。正因如此,影片中全鬥煥與張泰玩的抗衡才顯得難分伯仲,仿佛勝負就在毫厘之間。可事實并非如此,真實曆史中的一心會并非像電影中描繪的那般“草台班子”,而是滲透于軍方的各個角落,全鬥煥的實力也遠勝于張泰玩,幾乎“平推”一般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控制權,而不是像電影中描繪的單人攔車、電話大戰一般精彩卻又違和。
曆史不論由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書寫,似乎都離不開二元對立、尋找認同的核心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