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态度 一種人生 一杯清茶 一壺老酒 一部電影 一個知己,文章原創,歡迎品影。

電影和書籍都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時代的落後、社會的不公和女性的傷疤。同為女性,站在女性立場去看待這些社會事件,電影中很多的情節,我是如此的熟悉:

上學時座位隻能排在男生後面;畢業時聽說過男同學可以獨享好工作的推薦機會;應聘時對“ 男性優先 ”的招聘條件和“有男朋友嗎?”

還有 “ 你準備什麼時候結婚啊,結婚了會不會影響工作?”的面試問題從氣憤到麻木。也曾在面試篩選的最後一個環節因為一句“工作的特殊性,女生可能不适合”敗給過其他男性競争者。

我從無知到有知都在想:“為什麼男孩不能懷孕?而都是女性在受生子之苦?隻是因為有一個子宮?”

...

看完電影時想到的是那個曾因“身為女性”而被不公平對待的自己,總是沉默以對,未能挺身開口争取權利的自己。女性總是被要求着用一種低姿态去迎合這個社會,她們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飽受方方面面的不公。

這讓我想到前不久的一部韓國電影,上映之初在他們國内掀起了輿論熱潮,甚至讓男女兩性站到了對立面上。讓我想到那些不被鼓勵過、自我否定過、考慮逃避過、又深感無力的過往。想到那些因身為女性受到限制和差别待遇、卻時常懷疑自己能力不足、被自責折磨的曾經。

金智英大概也像我一樣,對這樣的自己滿懷愧疚吧。

生活好像把每一個女人,都逼成了金智英。生而為女性,我該抱歉嗎?

當年我17歲,畢業之後不打算繼續讀書,家裡貧困負擔不起每年2000的學費,想做一個服裝 設計師實現心中理想,卻隻能在衣服廠子裡沒日沒夜地加班,每月工資1200,隻用200塊。

20歲,家裡經濟困難,就得一個人提着密碼箱去了國外幹三年,經曆了很多的事情,還得了抑郁症,每月工資換算下來人民币4000,隻用50塊。

24歲,想自己創業做生意時,家裡又緊逼着你催婚,隻能找一個普通工作上班,逢年過節找兼職,一個女孩子比一個男人經受得還多還狠。

25歲,在孝道的威逼下,自己沒有實力體現女性自由,而是相親結婚,因為母親說“你不結婚,我就得讓人家看不起 ”。

因為是女孩,所以他們覺得你就該做飯帶孩子。

這些例子你熟悉嗎?還是說的的确确在你身上發生過?


...

從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到至關重要的人生大事,女人聽到最多的話就是:你是一個女人,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

很少有人會問:你自己想怎麼做?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

女性總被要求做一個聽話的女兒,溫柔的妻子,能幹的母親。

要瘦,要美,要得體,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要風花雪月,也要做飯帶娃。

電影開場時丈夫尴尬地對着心理醫生講:我的妻子可能有些精神問題。問題抛給了每一個觀衆,真的是金智英病了,還是這個社會病了?

我知道社會中很多的女生都像金智英一樣受了委屈無處發洩。

她們從不喊疼,隻能自己偷偷躲起來舔舐傷口。她們真的堅強,又真的那麼讓人心疼。

2019年10月23日,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韓國公映,豆瓣得分高達8.6分...電影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作者趙南柱,是一名70後寶媽。

1982年4月1日,韓國首爾某醫院,一名女嬰出生了。父母為她取名:金智英。

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家庭主婦。從小,金智英跟父母、姐姐、弟弟、奶奶,一家六口,生活在一間小小的房子裡。跟韓國千千萬萬的80後女孩一樣,金智英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走着人生的每一步:上學、畢業、上班、交友、戀愛、結婚、生子…

33歲那一年,她從一名普通的職場女性,變成一名家庭主婦。在周圍人眼裡,金智英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生活也稱得上是美滿幸福,也就是所謂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在别人眼裡,全職媽媽就是每天待在家裡享清福,實際上,無數的瑣碎家務,不停歇的照顧孩子,非常勞累費心。全職媽媽的另一個窒息之處,就在于她被捆綁在了方寸之間,極少出門,極少社交,與社會脫節。


...

普通的金智英,出生在一個普通人家,慘白瘦小,穿寬松休閑的衣服,在家裡一刻不停地忙碌着,打掃衛生、整理玩具,她安靜,滿屋表情。

在黃降臨時,智英站在陽台上似乎松了口氣,放了個空,看着遠方,呆呆地閉上眼睛。細節是看頭發,她很久沒有打扮過自己了。

直到女兒喊了聲“媽媽”,她才回過神來,回到了現實,慢慢地露出一個屬于母親的标準微笑。而另一邊,丈夫偷偷去看了心理醫生,說是為了老婆而來的。但是醫生說這不行啊,得你老婆親自來,丈夫表情為難,表示自己想先了解一下,還拿出了一段手機視頻給醫生看,智英到底怎麼了呢?

晚上,老公鄭大賢回家,智英說 :“手腕受傷,去看大夫,大夫問做飯有電飯煲,你的手怎麼會受傷呢?剛開始我都不敢相信這個是醫生說的話。

每天必做的就是照顧孩子,一天,智英帶女兒出去散步。買了杯子咖啡,路人指桑罵槐地說 :“ 我是羨慕啊,喝着老公掙的錢,買的咖啡,還到處閑逛。” 這種也是男個人說到,配嗎?

過年,去婆婆家,看看婆婆弄的這盆餃子餡,再看看韓國人包蒸餃的個頭,這得包多少餃子?算上他們的兩歲女兒,滿共五口人,得有多少人才能吃完?

“好多碗要洗啊!”

大賢要去洗碗,智英趕緊解釋在家裡都是自己洗碗的,不讓丈夫幫忙。

接着,婆婆說了:“我兒媳婦真有個好丈夫。”

“我是說我兒子好,又沒别的意思。”


...

晚上睡覺,天不亮,聽見廚房有聲音,馬上就得起來,細節看反應,她神情高度緊張,蓬松的頭發和紅通通的眼睛。像我們在平常睡覺的時候,都是一覺睡到十一二點,哪會半夜三更起床,這不是隻有老年人才會有的失眠嗎,現在是年輕人也有了。

接下來,是婆婆給的新年禮物,一年到頭婆婆送的唯一禮物是 —— 圍裙。表情細節心酸。但是一擡頭,馬上要陪笑臉說 :“ 自己挺喜歡的 。”

第二天本可以回自己娘家了。

“做完這個趕緊走吧!”

“知道了,過去等我。”

結果,大賢的姐姐一家來了,鏡頭隻有半張臉,滿是失落和恐懼。婆婆理所應當要求智英繼續幹活,卻跟自己女兒,說 :“讓智英幹吧!你都回娘家了,又不是在婆家。”

聽到這句話,她脫下了圍裙,代表着家庭主婦的責任和義務。

智英變身了,變身的角色是:自己的母親

“親家母,既然你女兒來了,也該讓我女兒走了,連大姑子也伺候了再走,我家智英該多傷心啊!我也心疼我家女兒。”


...

看到這兒,隐藏的罵聲要來了,這女的根本沒病,就是故意裝的嘛,真是人格分裂了,她怎麼會有自己幹了很多活,又很委屈的記憶呢!還有,不過就帶了要管孩子,一年到頭也就到婆婆家幹一次活。

你有那麼累嗎?至于那麼委屈嗎?有意見就好好說,你在這裝什麼鬼上身呢!看你老公多體貼,長得還帥,你天天自己在家連頭都不梳,還跟婆婆找茬甩臉,換個脾氣不好的男人,你早該挨打。

82年的金智英啊,我是93年的品影,剛才那些說你的話,肯定會有人表示贊同。也肯定會有人罵的很難聽。

姐姐,對不起。

曝光轉場,小時候的金智英在公交車上被高年級的男生跟蹤,意圖猥亵,要管阿姨為他解圍,爸爸趕來後,卻教訓智英幹嘛去那麼遠的補習?還有裙子穿的太短了,還有不能随便對陌生人笑。

和姐姐玩的時候,奶奶責怪他們,做女生一定要文靜一點啊,媽媽從小就成績優秀,但放棄做老師的夢想,去服裝廠工作,隻是為了早點掙錢,供舅舅們讀書。手上還留有被縫紉機紮傷的疤痕。

智英不理解,媽媽卻說 :“呵呵,沒什麼啦,那時候的女孩子都那樣。”


...

大學畢業後,在職場金智英是佼佼者,雖然有當記者和作家的夢想,但是我為了早點掙錢,還是進入了一家大企業。部門領導金組長很認可她的能力,但還是不選她進入重點工作組。

因為女性遲早要結婚生子,不能給予重要且長期的職位,智英反問金組長,道 :“你為什麼能在高級管理層?”金組長說 :“因為我放棄了做一個好媽媽,好老婆,,好女兒的機會,才換來一個工作的機會。”

和鄭大賢結婚以後,智英表示不希望太早生孩子,她想再工作一段時間,不想過早和社會脫節,但大賢迫于家長的壓力,希望還是早點生一個孩子。還說有了孩子以後,他會主動洗尿布,也會推掉和朋友喝酒聚會的應酬。

雖然國度不同,但這些年輕時候的回憶,看着眼熟嗎?

就這樣,金智英做了兩年全職媽媽。

“雅英媽媽幹嘛呢?過來做吧!”

“那個是我做的題。”

在一次寶媽小聚中,她得知原來,這些全職媽媽們各懷絕技。有名校的數學高材生,有學表演的藝術生...但都為了家庭,放棄了事業。

她想找回自己的價值,重新進入社會工作,嘗試投簡曆,卻發現沒有公司願意錄用她。

她和丈夫大賢表露自己想要工作的意願,但大賢在公司看見過邊工作邊照顧孩子的女同事,生活得多麼窘迫。

“ 把昨天說的業界動向報告書拿來。”

“是。”

于是提出自己休一年育兒假,讓智英出去工作,智英很感動,但婆婆卻發飙了。

“你是不是瘋了,你也太過分了!”

“婆婆,你聽我解釋...”

“我兒子前途一片光明,你們怎麼這麼沖動,不想聽了,挂了。”

更熟悉的一幕來了,婆婆越過智英直接給親家母打了電話,埋怨道 :“你的女兒 怎麼能這麼不懂事兒?為了自己工作,讓我兒子休一年育兒假,他以後還怎麼升職加薪?況且,你女兒精神不正常,她怎麼出去掙錢養家?她現在得了病,上班也會出問題。”

金智英變身了,變身的角色是:丈夫大賢的大學同學


...

“ 喂,鄭大賢,最近智英很痛苦。他心急如焚,你多跟她說說,做得好、辛苦了、謝謝之類的吧!”

隐藏的教育觀點又來了,這種作精,婆婆罵你實在是太輕了,有人逼你結婚嗎?你想工作,你當初就堅持别要孩子啊!嫁了這麼好的老公,他會逼你生嗎?你朝着你們金組長那樣的女強人努力啊!

你心血來潮了,全家人都得慣得着你嗎?出去上班,你能比你老公掙得多嗎?你老公為你付出得夠多了,還要他怎麼替你着想?這個女人作到跟這麼好的老公,也開始裝神弄鬼了?非得把整個家都毀了嗎?

82年的金智英啊,社會就是這樣,姐姐,加油!堅持住!

弟弟智碩三十歲了,在家裡還被當孩子。

“ 非把年幼的弟弟帶出去當搬運工。”

“什麼年幼的弟弟,都三十多歲了。”

姐姐恩英四十歲不結婚,卻被當初怪物。

媽媽生日,為了不讓媽媽下廚,恩英專門訂了外賣,姑姑們白吃白喝,還要說姐姐恩英不會做飯,浪費錢。小時候奶奶說:“一家至少要有四個兒子才穩妥。”怪志英媽媽生了兩個女兒,隻生了一個兒子,姐姐恩英反擊說:“叔叔伯伯們都不願意來看您。您生那麼多兒子有啥用?”

爸爸出差,回來給弟弟智碩帶了鋼筆,但給姐姐恩英和智英隻帶了記事本,智英一直想要那根鋼筆,他想得到得到父親的重視。可即便是獨立新女性代表的姐姐恩英,當年也是放棄了自己的夢想。換了學校和專業,賺錢補貼家用,供着妹妹恩英和弟弟智碩上學。

“因為經濟危機,爸爸要退休了,你們還有好多年學要上。”

這就是金智英和所有東方女性習以為常,卻解不開的心結。包括我在内,做什麼,都要先照顧家人的感受。家裡的一切問題總感覺是自己的問題。

“其實都是我的錯,換了别人應該能找到出口,是我沒那個能力。”

得知智英生病,媽媽看望智英時說 :“要把家裡的餐廳關了,來幫智英帶孩子。”

金智英變身了,變身的角色是:外婆


...

“美淑,别這樣,你在那花一般的年華,為了供哥哥們讀書,在清溪川踩縫紉機,每月拿工資回來的時候,媽媽的心都碎了。你被縫紉機割傷手指回來的時候,媽媽不知道有多痛。”

“鄭女婿,我的孩子是怎麼了?我們家智英怎麼會變成這樣?”

金智英沒有裝病,她隻是把自己,還要和自己一樣的女人們,說不出口的話。用本人對身份說出來。

在社會普遍道德之下,女人精神正常時,連說句實話的勇氣都沒有。他們知道老公的辛苦,在韓國,男性要負擔婚禮和婚房的經濟壓力,要随時面臨失業和慘烈的市場競争。但女性并沒有無病呻吟,也沒有想過超越男性,她們隻需要平等的對待。

媽媽累得筋疲力盡地回到家,聽見爸爸給智碩買了一箱補身體的中藥,媽媽終于忍不住了。

“你眼裡隻有兒子嗎?”

“做不了想做的事,我們智英都快變成空殼了,你卻隻知道給四肢健全的兒子抓中藥。”

弟弟智碩看望姐姐,向爸爸問道 :“姐姐愛吃什麼?”

爸爸毫不猶豫張口就說 :‘是豆沙面包。’

智碩買了很多豆沙面包,但是智英告訴弟弟:“豆沙面包是你愛吃的,姐姐愛吃的,是奶油面包。”

智碩明白了,30多年來家裡的兩個男人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自己的女兒、自己的姐姐。于是,他把當年那支爸爸買的鋼筆送給了智英。

“不要生病,姐姐。”

與家人和解的智英,最終還是放棄了工作,她開始了新的生活,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知道治療患者的時候,最困難的過程是什麼嗎?是坐到醫生面前,面對自己患病的事實。”

敢于對指手畫腳的路人提出質問。

“真是個管教不好孩子的媽蟲。”

“對我了解多少,就随便說話。”


...

并且重新拾起自己的夢想,寫作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這樣即使不離開家,也能工作了。

“她于1982年4與1日.....”

當金智英再次面對夕陽,她的頭發打理整潔,臉上也寫滿了自信。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像現在這樣,依然會有人想評斷金智英,但是那又如何呢!

老公安慰她:生孩子後,我會早點回家幫你,洗衣服、做飯、帶孩子…你不要總想着失去,要想着會得到什麼…

金智英火了:你可以不要再說“幫”嗎?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因為孩子,我失去工作、人生規劃、愛好夢想,但是你失去的,僅僅是下班後去喝酒的歡樂時光。

孩子出生了,剛經曆完生産的痛苦,金智英就開始了獨自帶娃…孩子不分晝夜的哭,金智英隻能抱着她做家務、上廁所,甚至抱着孩子補覺…因為,每兩個小時要喂一次母乳,她很久沒能好好睡超過兩小時。

她的手腕,患了關節炎,隻能拖到老公休假,才有時間去看醫生。醫生卻陰陽怪氣地說:以前的女人拿木棍在河邊敲衣服,現在的女人做家務有吸塵器,有洗衣機還嫌累,帶個娃就生病,現在的女人怎麼了?

更紮心的是…有一天,金智英忙完家務,推着孩子去咖啡店,買了一杯咖啡。這是她一天中難得的喘息。卻有人在旁邊嘀咕:我也好想用老公的錢買咖啡,到處閑逛,媽蟲真好命…

金智英氣得發抖:我難道連喝一杯咖啡的資格都沒有嗎?我用我先生賺的錢買什麼東西,關他們什麼事?她想不明白:我賭上性命把孩子生下來,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生活、事業、夢想,卻成為了一隻寄生蟲…


...

令她非常不能理解的一點是,在她生孩子之前,從來沒有一個過來人告訴她,生孩子這麼痛,帶孩子這麼累…

難道說,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女人不應該抱怨,甚至沒有資格喊累。

最讓人痛心的,是金智英的母親。在生了金智英後,她還懷過一個女孩,但迫于丈夫和婆婆的壓力,她獨自去醫院“拿掉”了這個孩子。

這一切,都不是她的自願,也不是她選擇,但後果卻得由她一個人去承受…甚至,她在醫院失聲痛哭時,身邊都找不到一個安慰的人…

對此,有中國網友評論道:

太平淡了,平淡得仿佛随便從街上抓一個女孩子,她也能講出類似的故事...

千萬張嘴,開口就是各種不公。這些惡意,一字一句,都在刺穿着每一個女性受害者的心。

這個社會對于女性諸多不合理的要求與偏見,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

每個人都應該明白。“我們心裡可以對别人選擇的生活有不同的見解,但是都沒有向他們扔石頭的權利。”

讀書的好壞,我們自己有抉擇,公司職位的大小憑的是個人的努力,化妝不化妝隻是自己的愛好。嫁人是想有另外一個人能夠相伴一生,而不是要給誰當一生的保姆。

生而為女,我又何須抱歉!

...

生活給予的難題,要靠自己一一地去解決。頭頂上的那片烏雲,也要自己用力地驅散。我相信她就是最好的證明。

女孩,我真的想不出什麼理由,能阻擋你,去為自己而活。

曾經看過一本書,它裡面是這樣寫的:

“你是如何挨過那場醜聞的?”

“我拒絕為之感到羞愧。”

“你是怎麼做到的呢?”

“他們越是針對我,我越要繼續前行。”

有網友評論:幾乎每位亞洲女性,都可以代入。重男輕女、職場潛規則、育兒困境…每個點都踩中要害,仿佛在看自傳。

很小的時候,金智英就知道,她跟弟弟是不一樣的孩子...家裡好吃的,理所當然,先送進弟弟嘴裡;弟弟的筷子、襪子、衛生衣褲…永遠都是成雙成對的,但金智英的這些物品,總是湊不成一對;要是有兩把雨傘,一定是弟弟自己撐一把,姐姐和金智英兩人合撐一把…

小時候,金智英總覺得,弟弟的奶粉特别好吃...每次媽媽給弟弟沖奶粉,她就會緊跟在旁,用手指蘸不小心灑在桌上的奶粉來吃…有時候媽媽會讓她把頭擡起來,嘴巴張開,然後舀一勺奶粉倒進她口中,好讓她過過瘾。

如果,奶奶發現孫女偷吃孫子的奶粉,就會朝她背部狠狠拍下去,打得她措手不及,奶粉從嘴巴和鼻孔中噴出來,變成一團白霧…金智英想不明白,為什麼奶奶是女人,卻總說:《82年生的金智英》你自己想怎麼做?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但實際上,真正在煮飯、燒炕、鋪棉被的,都不是奶奶的寶貝兒子,而是她的兒媳婦…

因為:女孩子太聰明,男性會很有壓力。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則要面對更殘酷的現實:收入不平等。韓國女性的平均收入,不到男性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說,男人月入一萬的話,女人隻能拿到六千出頭。當然,拿着懸殊的工資,工作卻一樣不少。初入職場的女性,還得自覺斟茶倒水,像個老媽子一樣為其他員工服務…

更不用說那些大家熟知的橋段:飯桌上的黃腔,領導的灌酒,男同事對自己外表的指手畫腳,有意無意的揩油…女人得付出幾倍努力,才能勉強獲得和男人相當的回報…但是,更大的挑戰還是:婚姻和家庭。在韓國,女性的婚姻狀況,大緻是這樣的...

結婚前,女孩最好沒談過戀愛,如果你交過男朋友,那就是:嚼過的口香 結了婚,就得跟婆婆一起住,不管處得來處不來...相反,如果女婿願意跟丈母娘同住,就會被大家稱贊:真是個好男人。

婚後,得馬上要孩子,如果一年半載肚子還沒動靜,就會被三姑六婆輪番轟炸:這姑娘是不是不孕不育啊?婚後的金智英,還沒想清楚,就架不住老公的極力慫恿,懷孕了。


...

為此,她不得不離開職場。盡管那是一份受盡委屈的工作,但對金智英來說,它代表着她跟世界的聯系,更體現了她的價值…可惜,離職這事,除了她自己以外,沒有人在意...老闆早就預料到,女人做不長,家裡人也覺得,照顧孩子,就是女人的分内事,韓國每5個已婚女性,就有一個因為結婚生育而辭職,這太平常了...

除了金智英,所有人都覺得:理所應當,本該如此。

我最後說出了自己的期望:願世間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我想補一句,願世間的所有男兒,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我希望如果他想把所有的時間用來照顧家人和孩子,想做一個全職爸爸的時候,所有人都可以支持他,不輕視他。

性别平權,受益的并不是隻有女性,而是社會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