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疾病,概率60%;躁郁症,概率40%;注意力缺憾症,概率89%;心髒病,概率99%……可能早亡,壽命30.2歲。
這是男主角Vincent出生時,醫生拿者基因化驗單對其父母說的話。
我想,恐怕哪個父母面對剛出生的孩子聽到這段“宣判書”内心都難以接受吧。遺傳學家比上帝還知道你來這個世上要經曆什麼,這意味着什麼。
這部電影非常細膩的,有深度的探讨了一個遺傳學的倫理問題,那時候才1997年。
行為遺傳學一開始就飽受争議,而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優勝學”。所謂優生學,是人類可以通過選擇性繁殖獲得進步,正是這部電影所展示的,而在現實中,優生學确實引發了很多的運動,注入禁止“劣等”民衆移民到某些國家,以及要建造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精子庫等等,希特勒就是優生學的擁趸。而看似很有道理的優生學馬上帶來了諸多的倫理問題,讓人們覺得智力,貧窮,犯罪,精神疾病,肥胖這樣的結果是镌刻在基因中的,而不是經驗和社會環境可以改變的。(Dar-Nimrod & Heine, 2011)
正如Vincent的父母後來準備要個二胎,那個遺傳學專家希望他們不要“随機”,理由是“我們已經有這麼多缺陷了,就不要讓孩子再去遭遇了。”——優生學的典範,還沒有出生,你的健康,樣貌,身體素質甚至壽命就都決定好了,so boring。
Vincent真的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小孩,即便體弱多病也有諸多興趣愛好,他從小就熱愛天文,喜歡和自己的基因完美哥Anton比賽遊泳,他一直希望“反抗”社會加在他身上的标簽。而這一切的原因,都已經在電影裡買下了伏筆 ——Vincent有一個非常愛他的媽媽。
我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甯可相信上帝,而不信她的遺傳學家。
Vincent回憶自己出生時說。
在醫生宣告了“出生判決書”後,Vincent的爸爸甚至覺得他不配自己的名字,而媽媽卻溫柔的看着小Vincent說:
我知道他會有驚人之舉,你會有所作為。
在Vincent的幼年時光,媽媽對他百般的呵護,也盡可能的讓他享受正常孩子應該有的教育(雖然被學校拒絕),即便是要二胎,媽媽也是說:
我們希望Vincent能有個弟弟陪伴他。
是媽媽在小小的Vincent心裡種下了信念的種子——他可以“與衆不同”,不必被基因論束縛。而這個人生的轉折點也發生在少年Vincent終于在和完美基因哥Anton的遊泳比賽中勝出而得到應正。此時,Vincent覺得自己不再是那個柔弱的一事無成的小孩了,他可以向着他的夢想進發。
Vincent的媽媽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1995年,當心理學家哈裡斯說除了基因,家庭對人格發展沒有任何影響時,發展心理學證實了兒童撫育,家庭環境甚至社會地位對人格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不否定遺傳學基因對孩子發展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是有限的。而基因和環境一起對孩子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缺一不可。基因存在于生物結構層面,它所作用的身體存在于生理層面,而身體處于環境中,從而多因素一起,決定了人的行動。
Vincent如何和其他基因缺陷人一樣“認命”,那麼他的生命會如開始一般毫無懸念,每天活在無望中。媽媽的愛與教導讓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義,這使他行使了另外一套“自我驗證”。
“自我驗證”,說的是人們有了關于自身的想法,就會努力去證明這些自我觀念。人們努力引導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得到于自我概念相一緻的反饋,從而強化自己原有的自我的概念。(Swann & Ely,1984)Vincent努力學習天文知識向自己環遊太空的夢想靠近;尋找可以改變自己的途徑,道聽途說認識了一個科學家,和Jerome一起過上雙面人生;最重要的是他還努力的訓練練習讓自己的行為配得上外界的“錯誤認知”。
除了假的身份,他幾乎騙過所有的人,能做出與基因優化人并無差别的貢獻。這一方面得益于Vincent自己的努力,也得益于外界的“偏見”。正如Jerome所說:
他們看到你的時候,看到的不是你,而是我。
充滿偏見的人類社會已經存在盲點,視基因為絕對真理,而忽視其他一切可能性。
而收起偏見的人們獲得了什麼?是希望。
Vincent離開地球前的最後一幕,醫生Lamar檢驗出Vincent不是基因優化人,但是出乎Vincent意料的是,Lamar早就知道真相,他隻是從Vincent身上看到了自己并不完美的兒子的希望。
人類個體99%的基因是一樣的,行為遺傳學關注的是小于1%,具有差異的人類染色體。正是這1%的差異,我們有了無限的可能和紛繁精彩的人類社會。而我們每個人能做的,是成為“環境”裡的積極因子,讓他人(尤其是孩子)的人格和能力得到最好的發揮,而不是導緻惡果。
這,撰寫自己的人生,并盡其所能的幫助他人,這大概才是生而為人最大的樂趣把。
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