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躺在草地上,特寫,無數的錢,還有一個面具,他陷入思緒?度假?悠閑?直到看見結局,原來是死亡,出片名:《完美的世界》。
兩個囚犯越獄後,在逃生路上,抓了一個孤僻家庭的小男孩當人質,電影就是講述了兩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如何在相遇後産生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們對完美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電影的質感很像《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那個年代的美國電影,看着真舒服。
電影的故事,讓我想起《菊次郎的夏天》,還有一個《拾荒少年》,劇情有點類似,都是一個很特别的成年人和一個小孩,為了完成某件事情的故事,但又因為故事的背景設定完全不一樣。
1.這些小孩好可愛,英語說的真标準(奇怪發言)。可愛、吸引人的東西:影視廣告3B(小孩baby、美人beauty、動物beast)
2.兩個囚犯的矛盾早埋下了,布奇穿上了另一件衣服,衣服如人,代表和他不是一類人,發生了争執。
看這些表演,真舒服,現在中國影視劇裡一堆人都尬的出奇,裡面歹徒這種肆無忌憚的壞蛋印象,劫持女人,亂開槍,太生動了。美國電影人才太強了,中國隻有以前那個時代才行,那個把演藝當做事業的時代,而不是撈快錢當明星的時候,觀念已經變了。
男主也是很聰明,且有些和他囚犯完全不同的氣質。讓男孩去看車鑰匙,男孩不太願意,他就禮貌地說,“如果你不願意就算了,我的領航員”肯定了男孩的價值,給足他情緒價值,小孩就吃這一套。
布奇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人,這種接人待物讓人就無法和窮兇極惡的歹徒聯系起來,尤其有另一個囚犯對比,就知道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罪犯。
最後那一段根本沒看明白,為什麼突然又要殺了那對黑人夫婦,雖然我知道不會真殺,但那些不冷靜的舉動已經讓人覺得不正常了,逼得飛利浦開槍打了他,一槍之後,布奇再也去不了他父親告訴他的地方了,結束旅程。
我不喜歡這個結局。
我原以為是布奇帶着他去完成清單上的内容,如父如子,雙向救贖,最後,布奇拯救了一個問題少年,飛利浦拯救了一個問題中年。
正是這一槍,布奇無法逃脫警方的包圍。
前面強調了很多次槍的動作,局長跟他說不要開槍,影視劇法則,角色說不會不要幹啥後續就發生啥,他最後會被射殺的。
果然,最後布奇還是倒了,倒在草地上,回到了影片開始的畫面。
善人之惡和惡人之善,是影視裡最有沖突的點,它體現了人性的複雜,矛盾和掙紮,人是一個矛盾綜合體,不能單純以好壞标準劃分。而在這複雜情況下,壞人流露出的善感和好人流露出的惡意,最容易激發人的情緒。
片名“完美的世界”,或許是一種諷刺吧。
這部電影我覺得本身是比較簡單的,最打動的點就是布奇這個角色和他的死亡,引人共情。标準作品,掃了一眼讨論,沒有幾篇正經影評,可能也有沒啥大神要分析的,入門級影迷必看作品。
(因為在上電影課的原因,總是不自覺帶着分析視角,和以前看電影體驗不一樣了,一般的商業電影,看的時候就像在看小孩子的心思,他想要說的想的都通透了,可能是錯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