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的叙事真是狡猾的勸說工具,說出來的主題都令人讨厭,但放進故事裡,人們看完都會絲滑地接受表達,并且深深買賬。
這部劇骨子裡是非常非常典型的厭女宅鬥劇,但是深受人民群衆喜愛,到底是怎樣成功用一個霸總嬌妻文包住了一個厭女劇的?
一群女人在一個大院子裡互坑、宅鬥的古早故事,表達的内容也是大清朝的意識形态:大女主,靠性魅力和說不上的什麼能力,比如伶牙俐齒之類的,加持了一個霸總腹黑白蓮花男人的拯救,鬥倒其他女人的故事。
内核的東西是非常厭女的,反派都是女性,從公主、婆婆、小姑子、後面大院裡的後媽、妹妹、女仆,女主敵對陣營的都是女性,她們看到女主就有無邊和莫名惡意,全劇不弄死女主不罷休。這個劇的主要戲量都是靠着女子宅鬥組來支撐。
說這個戲厭女是因為“宅鬥”這個類型本身符合男性對女性的社會性别的認知,本身這個題材就很男凝,你們女人沒什麼本事,就愛一起嫉妒、吃醋、互坑、算計。
隔壁男頻《慶餘年》2的男人們在搞搞江山,搞政治,這裡就一心一意搞宅鬥和争風吃醋,比之早年間的嬌妻文學大如傳和宮鬥劇經典甄嬛傳,鬥争檔次低了很多,但她們都屬于以描寫女性之間互相傷害,制造彼此的苦難來隐藏性别不平等、女性作為從屬性别的真正社會現實。
但現在的制作者學聰明很多,她們從耽美文學裡學到了雙強設定所帶來的“性張力”效果,從宮鬥劇學到大女主開挂大殺四方,從複仇故事學到除惡務盡的爽感,嫁接了很多情節元素,包裝一個厭女故事。
隻要有一對男女戀愛組合滿足女性觀衆的意淫,其他厭女的部分都可以打包進去,于是看完故事會在無意識裡存儲下來這些信息:大女主身邊制造麻煩的壞人都是惡毒女配,女人所承受的傷害來自女性。
第一集裡的女主被構陷接着被親老公活埋,馬上告訴觀衆這個親老公呢,是被公主看上了,根本打不過,于是不得已就弄死自己親老婆,一股子給男人洗白的動機。後面又在無數次寫女主想念和親老公的交往歲月,這條線是最好看的一條,可惜了,優于革命不徹底,根本就不會寫一個脫離了婚姻、男女情愛語境下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這個編劇根本不會寫。
因為我們的文化裡的女性都被深深馴化為不自知的厭女症患者,都以男性作為第一性别,我們這裡的編劇寫的所謂大女主都是照着男人的樣子來寫。如果不像個有權有勢的男人的樣子,比如嬛嬛,也不是一個被男人愛着的女人,這樣的女人是怎樣的呢?在這些編劇腦子裡,根本想象不出來的。
流行文化一旦和主流文化捆綁就非常厲害,于正的戲對于維持封建社會的兩性關系模式穩定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總是在以嗷嗷直叫的強悍女主(像男人一樣的女主)去淩虐惡毒女配(這個才是真正厭女),最終讓女性覺得女性本身就是弱點和缺點,而男人則是世無雙的公子或者霸道溫柔總裁。于正的劇散發着封建社會的惡臭流行于市,動搖着當下很多年輕女孩兒的本來就不強的女性意識,強化她們身為女性的自卑和自我輕賤。
主流意識形态和影視劇的捆綁和媾和,就會不斷強化和重複這一套說辭話術,打着大女主和女性獨立,女性自強旗号,包裝的“厭女”故事不斷輸出,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娛樂品是深入無意識的,就是我們根本沒意識到我們已經接受了她傳達的惡臭,畫面越是精美,影響力越是強大。
看這部劇,不知不覺地,我們都在被厭女洗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