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B-6.8
七夕獨自來看,以為會和《情書》、《四月物語》等日式戀愛小甜劇一樣平淡光鮮又瑣碎無味,加上top250,八成會不喜歡,不過比預期好些-尤其是後半段。
簡要批判:
開場三分鐘就定調了,大緻知道是什麼模子裡刻出來的片,不對路數、不合胃口。不過雖然沒有太大波瀾,好在還能正常看完。
一部電影如果在紙上就已經拍好了,那還叫什麼電影呢?況且本片不過是完成度較高的學生水準作品罷了。視聽乏善可陳,表演更是刻闆生硬。
偶然被預先寫在劇本裡就是臆造的“假”,等待在拍攝和表演時降臨的奇迹才是真。“自然”同理。
鏡頭的生命誕生于彼此的關聯,而多數電影不過是戲劇幕般順水推舟的場景切換罷了。
雖然對平行蒙太奇的運用有些想法,但顯然不如昨日觀看的《你那邊幾點》的分隔幽思-無論情感的濃度、深度。
至于獨白,也是優劣參半。
值得肯定的是,場景的重複、時空的映射是一亮點,不過度煽情和狗血是一本分。
關于類型:
看過的愛情電影大緻分為以下幾類,按階段分有:未遇見的《情書》,遇見之前的《春天情書》,初戀的《綠光》、《四月物語》、《愛在1》,出軌的一衆法國電影以及《窗外有晴天》、《不良少女莫妮卡》,邂逅和離别幽思的《花樣年華》、《你那邊幾點》、《冬天的故事》、《德州巴黎》、《愛在2》、《重慶森林》,情欲操控和極端自噬的《破浪》、《朦胧的欲望》、《苦月亮》、《安娜的情欲》、《白》,日常沖突和婚姻矛盾的《愛在3》、《愛的暫停鍵》。
内容雜談:
即便在劇本的框架限制下,仍有很多場景細節很真實。至于片中報菜名式提及的的電影和書籍,不過是蜻蜓點水,為了迎合小文青罷了。
先談現實:
如何在理想、愛好和經濟之間平衡,是絕大多數人繞不開的事。無論先前多美好,文青終究要面臨的現實問題:要麼進廠、要麼靠手藝過活-後者顯然更難。
也不必覺得有什麼不妥,工作幾乎是文青的宿命罷了-甚至有某種微妙的共謀關系。現在和我共坐在坐的年輕情侶,十年後或許還在這裡,但必然有了孩子、有了工作,責任加身使他們感到安全也愈發倦怠。
社會學小說《物》對上世紀巴黎一對情侶的生活跟蹤寫照在今天依然有明鑒的意義。
書中的兩位青年男女主動退學,又迫于生計被拽上了工作的軌道。他們既在這條坦途上渴望财富自由,又對當下的平淡生活充滿厭倦。因此,他們從巴黎到鄉下,再從别處回到巴黎……在理想的生活和現實處境之間宿命般地、悲哀且無奈地徘徊,求索和結果之間往往有着難以彌合的矛盾。
就像片中男主無奈地哭訴道-“我做這些都是為了我們的幸福”,本書也提出了一個悖論式地悲劇命題:如果追求幸福的過程扼殺了幸福,那麼幸福還值得追求嗎?自由同理。
此外,聯想到了一對朋友,曾經如膠似漆、追求物質和家宅式的享受。那股滿足于小确幸、小資情調和自以為是的氣息在外人看來實在貧瘠、令人厭煩。
一方面,作為同齡青年人對那種發現同好、彼此理解的喜悅和對愛情的憧憬十分理解,另一方面卻對這種彼此的适配始終抱着懷疑态度。一味的認同和不加辨别的肯定隻能導向妥協和幻夢。
此外,在時間的催化下-婚姻、工作必然給生活帶來變化與沖突,兩個人也容易從虛假的、妥協的一緻中脫離出來,産生分歧與不和。
即便真的有能夠長久相伴的情侶,影片也隻是對其生活美好一面片面地截取罷了。小文青閑的沒事找認同感看看、抒發下感慨也罷了,我這種有理想的、注定孤獨終老的還是少操心為好。
結論:如果不能傍富哥富婆,那麼文青加文青的結合則是最慘淡的結局。
關于愛情:
就像他們二人在結尾的餐桌上從一對初戀情人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的來路-形成時間的環狀卻無可挽回的形态,如果能在愛情最初便有這樣前瞻和預知的視野會怎樣呢?
情感的變質-就像花束的枯萎-是必然,無法避免也無可維護,唯一的辦法是回到記憶的原點-刻舟求劍的方法-去激活那情感的生命。
初遇時不應試圖窺視永恒和美滿-當然也不是去審視對方的醜陋與缺陷-而應當反思這激情裡有多少是自我和幻想的投射、喜新厭舊的成分。不要暢想未來,更不要奢求永遠。
無論在影片中還是現實中,太美好太順利的愛情通常都太假。過于絢爛的愛情就是一團煙(焰)火,即便不吞噬彼此,也必将燃盡導向終結。往往要麼是湮沒于現實的壓力、要麼是情感的自噬。
應該讓濱口龍介的《激情》來澆滅這一見鐘情的幻夢(而對愛情質變和幻滅的刻畫、對情欲的挖掘,還應當首推《苦月亮》。
但本片的優點在于相對完整地表現了愛情于時間的維度-時間對情感關系的催化和侵蝕。
最後,結尾段二人在餐廳談論分手與否的事情有些戳我,雖然我從未經曆過愛情,但我也面臨着抉擇去留的關鍵時刻,妥協于現實的苟且還是為理想舍棄一切?
在最終的抉擇下,和平快樂的分手結局很有新意,而《愛的暫停鍵》那暧昧的結尾所通向的-在包容和理解中和解-未嘗不也是一種現實的可能?
ps.小田切讓也成了大腕。
來晚了,錯過映前和抽獎。場内笑聲起伏不斷,結尾有人啜泣。
25.8.29七夕之夜,于小西天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七夕觀看-關于愛情的永恒主題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廢墟中的情欲-攀爬于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末世寓言
評分:A8.4/8.5雨日,繼《河流》,觀看正應景。(上周剛看完雅克貝克的洞。)看到第五部蔡明亮,終于有一部能驚豔到我且為其感動和陶醉的作品,五星奉上。本片帶有科幻和寓言/預言性質,卻又格外深入現實。能否和如何做到把現實與超現實巧妙 ...
小噴
評分:C+,6-。對這種商業大片始終抱着懷疑态度,希望今天這部越獄片不要再讓我失望。好吧,大失所望-本不應該抱任何希望-跟越獄p關系沒有。以後對商業片和傳統片廠電影-總之不是“電影書寫”的電影要大打出手,一律3-。再也不找虐了,不管 ...
無縫的臭雞蛋
評分:C5.5-5.9,兩星半。水、空、假!一點看不了,撐着看完的。倒不是制作多麼低劣,也沒有讓人反感,就是看不到任何真實性,趣味性、創新性。不能說不用心但誠意寥寥,無縫的臭雞蛋更讨厭!将兩個小時時間浪費在虛假和無聊的東西上,遠不如 ...
簡評
評分:B7.0,三星半打三星。第二部梅爾維爾/阿蘭德龍,基本和《紅圈》風格一緻。如果說比利懷爾德的黑色電影是以情節和反轉取勝的爽片,梅爾維爾則是從細節和氛圍着力的“悶片”。通過局部特寫-寫實的細節,動作-手,單筒鏡式的人物跟拍來由外 ...
簡評
評分:B7.0,談不上驚豔,但放在時代背景下的确有價值,三星半。九十年前的傑作,不僅沒有想象中的古早味道和預想中的史詩風格,反倒十分具有生活情趣。公路片和室内劇的結合。公路的一面在于貫穿影片的一個巴黎夢-駁船從鄉村駛往巴黎的旅程。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