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裡詩書
一場因愛人的遺産争奪引發的公路旅程,是《輕于鴻毛》試圖以此為戲劇張力,來包裹女性互助内核的創作路徑,然而影片在兩任妻子,這一雙女主叙事平衡、情感邏輯上都有着諸多偏差,而過多内容堆砌的大而不當,更是最終讓這場關乎 "輕與重" 的哲思變成了漂浮在類型片框架上的羽毛,未能真正沉入生活的現實。
電影故事以男人鐘實跳海自殺為展開,前妻李魚與現任沈飛鴻因一棟未過戶房産的歸屬變得劍拔弩張,為了證明身份,帶着婆婆返鄉開啟公路之旅,也是在這段颠簸的同行中,彼此慢慢卸下防備、達成理解。單從初始構思來看,影片确實抓住了 “丈夫亡故” 這一引點,搭建起多重引人入勝的戲劇張力:鐘實為何要以跳海的方式終結生命?帶着 “前情敵” 微妙隔閡的兩個女人,将在針鋒相對的拉扯中走向怎樣的關系演變?那處懸而未決的房産,最終會落進誰的名下?
這些懸念本就自帶勾連觀衆的引力,可遺憾的是,《輕于鴻毛》非但沒能讓這份構思落地生根,反而在自以為是的 “精緻” 矯揉裡,讓所有潛在的情感張力與叙事力量都悄悄消解 ,那些本該戳中人心的細節被誇張離譜的劇情掩蓋,本該紮實的關系轉變被刻意的意外一次次打斷,最終讓好好一副 “強沖突、深情感” 的牌,打在了浮于表面的矯飾上。
電影最明顯的問題,恰恰出在雙女主身上,這并不是說宋佳與佟麗娅兩人的演技不行,而在于電影沒有給予這兩個人物足夠細膩的鋪墊,劇情的推進一再依賴于意外的發展,從開始的撞車到婆婆的去世,電影導演始終不知道該如何借人物來自然的去塑造兩人的關系,隻能用所謂的巧合去完成人物從對立走向和解,但這樣塑造出的情感,至少在我看來既不真實,更不動人。
在此之外,鐘實跳海自殺本應該成為電影一個尤為關鍵的點,然而電影遠超我預料的是,這個如此重要的關鍵節點就這樣被電影真的如鴻毛般輕輕放下了,這種處理已然不隻是故弄玄虛,而是導演為了在開始博人眼球,對生命本身的一種漠視,任何一部電影都不應該将自殺當成自己的噱頭,更不應該以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去收尾,因為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珍視,電影更應該去傳遞生命本身的珍貴,這種有頭無尾的爛,是這部電影讓我覺得最為不堪之處。
放棄了丈夫鐘實故事的同時,電影又畫蛇添足的加入了許多與主線其實并無太多關聯的劇情,來營造所謂的看點。但這些内容實則更加稀釋了主線,也導緻電影節奏後半段松散失控,我在這部電影中感受到的不是兩個女性的成長或是救贖,而是電影所制造的虛假人設所帶來的尴尬,當兩個女主人公,還要依靠鐘實的遺産,來完成所謂的女性覺醒,這種又當又立的表達,才是《輕于鴻毛》最為荒缪的存在。
在女性題材電影日益注重真實質感與深度的今天,《輕于鴻毛》的缺憾更顯突出。影片試圖探讨的婚姻真相、女性自主等議題,宋佳與佟麗娅的表演也偶有閃光,但單薄的人物塑造、生硬的情節設計與松散的叙事結構,最終讓這些潛力化為了虛妄,當影片結束,其讓人感受到的隻是一碗輕浮的女性雞湯, 這或許是對 "輕于鴻毛" 最殘酷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