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部電影。一條主線,四組人物——信治、阿勝、咖啡館男孩和女孩、漫才男子二人組……日式青春陣痛、反少年成長電影。
最難受的是在學校的那段,表面上是老師對未成年問題少年的不管不顧,背後是每個人成長的陣痛——身體發育、無處發洩的欲望,渴望在社會尋找價值位置,但又處在法律與社會的真空地帶徘徊與痛苦,這種錯位關系,伴随着不安與迷惘,喧嘩和騷動,成人影相店裡拙劣的僞裝和表演、對黑幫的貿然頂撞、勒索學生的錢财、在自行車上嘲笑他人真心的情書、戲弄老師的劣質玩偶、為了報仇而戴上拳擊手套……這是少年青春期的盲目亂撞,是對社會的不斷反抗,是“壞孩子”的“純真”天空。
還有“壞孩子”嗎?有的,是那個辍學工作的咖啡館男孩,是那對漫才少年,是老師口中沒有考上公立大學的一群孩子們。
咖啡館男孩走進社會,面對生計不斷掙錢,永遠都逃不掉的老闆謾罵,但是他一直默默守護的陶瓷玩具是他的精神栖息地;那兩個漫才少年從東京到大阪闖蕩,從3個觀衆到高上座率;兩個“壞孩子”又在自行車上說“你傻吧,我們的人生還沒開始呢”……這些,是電影給我們的溫暖,雖然帶着痛過後的苦味。
“壞孩子”本身就是“壞孩子”嗎?我表示懷疑。
也許,那個不斷望向窗外的少年,是每個處在青春期的你和我。
青春的陣痛,些許的微光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部中規中矩的“新主流電影”
20251006剛和老媽在影院看完《三國的星空》第一部。有一些話想說。電影制片人和編劇是易中天,他算是出名很早的文化名人了,因為這層關系,我關注到了劇情設置和台詞編排更像是曆史教科書的動畫演繹,比如人物對白有很多文言,有的來自于課本 ...
有幸在23年底去影院觀看過珍·古道爾女士的傳記電影《Jane》,她對事業的決絕追求、對愛情的抉擇、對猩猩真正而平等的熱忱令我動容。今早看到她的一段訪談又觸動了我,她說:“我們覺得野生動物闖入人居住的地方很可怕,那我們呢?我們也曾闖入 ...
1小遠說這部電影的底色是藝術片,比如反派老大趙北山&手下舌頭/鋼镚的人物對位設定:由“死”複生的趙北山自帶傳統的土匪老大的暴戾狠絕、誓死效忠老大的舌頭vs“打工仔”基因覺醒的鋼镚;又比如将故事設置在一個礦産資源被開掘殆盡、曾 ...
隻有我一個人覺得略有反感嗎?。。。
1 這部影片無意也從來沒有将焦點集中于“軍中樂園”中的女性,隻是男性視角對軍中女性的美化想象,苦難和血淚被消解,是披着軍 女支 外衣的“愛情”片,片尾“獻給 我的外公與父親”更是讓我覺得諷刺且好笑。這令我反感。2 夜晚尋找昙花時那段 ...
理想主義者的悲歌
2024第一部讓我打心眼裡感動的電影。我愛的不愛我,愛我的我不愛,這是一悲。我夢的不實現,“病女”夢的我幫她實現,但她夢的背後是騙,這是一悲。男同芭蕾舞蹈家夢的不實現,我和他的夢相憐,然而永遠莫能相連,這是一悲。男侍者将夢寄托在我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