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故事裡頭的主角,應該是克裡斯派恩,但是不得不說,卡西在故事裡頭也絕對搶戲。

這種雙男主的戲,相當過瘾,感覺能與之媲美的,大概也隻有吳宇森。

在故事開始,克裡斯派恩通過一場約會,就把自己的個性暴露得“淋漓盡緻”,這是一個被“規矩”束縛住的小人物,哪怕是心裡無比渴望,但總是會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

如果不是女朋友幹淨利落,估計這倆把大電演談成連續劇,也每個下文。

然而,克裡斯派爾心中的顧慮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身為海巡,用到時,基本都是“生死離别”的大事兒,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他也親眼目睹過。

關于未來,他充滿了擔心。

然而,這樣的擔心,又被自己的“規矩”束縛住,一旦有事兒,他必須能頂上。

或許,他擔心的不是暴風雨,也不是擔心的婚姻,而是擔心的未來。

...

卡西,在災難發生之前,隻是個“底層工作者”,如果不是這場災難,卡西這輩子大概也沒有出頭之日。

然而,如果“底層工作者”希望的出頭之日,是以一場大災難為前提,那這個代價,未免又太大。

《怒海救援》和《海邊的曼徹斯特》上映基本在同一個時期,但,或許是因為《怒海救援》,才導緻了卡西從此對“海邊”總是莫名的悲傷。

怒浪濤天的海上,大郵輪斷成兩截,船頭早就沉沒,剩下的人,隻能靠着船尾逃生,失去了船長,所有人會聽一個“底層工作者”嗎?

這半條船上的危機,遠遠不止暴風雨。

...

事故還是傳到了海巡。

就這麼寸,新來的領導,完全是個外行。

而且,還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外行。

聽到救援,立馬派出小隊,完全不顧外頭的惡劣天氣。

經驗豐富的水手表示,在這樣的天氣救援,和送死沒什麼區别。

但是,領導就是領導,帶着“口号”,大手一揮,“給我沖”,然後自己坐在辦公室。

嗯,如果這不是海洋,而是火場,就不得不想起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人老外可不搞“口号”這一套,水手的陽奉陰違是直接寫在臉上的。

領導環視一圈,也就克裡斯派恩這軟柿子,一副任人拿捏的樣子,所以,最艱苦的工作,自然落到了他的頭上。

...

克裡斯派恩一直是被“規矩”約束的,領導安排了任務,執行也得執行,不執行也得執行,有條件就沖,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沖。

一個人當“烈士”就好了,但一條救援船,克裡斯派恩一個人是搞不定的,必須得找人。

這個完全不用領導操心,克裡斯派恩會主動“創造條件”。

...

有經驗的水手,一瞧這傻小子還當真了。

出于對傻小子的“保護”,也是當場傳授了一套“摸魚”技巧的,這海邊的“曼徹斯特”,哪個不都是靠着“摸魚”為生的呢。

事情就是這樣,領導提出要求了,底下先高調響應起來,至于最後能不能落實是以後的事兒,當場“表忠心”那是必須的。

...

隻是,如果以咱的“君子之心”去度克裡斯派恩的“小人之腹”,實在太淺薄了。

人家,是一心一意為着救人去的。

哎,讓咱們這邊如此“淺薄”,這克裡斯派恩,實在讓人“讨厭”,不按照套路出牌,誰受得了啊,最後還發獎章,早點叉出去算了。

人人都這樣,這以後的工作還怎麼開展啊。

...

其實這場救援,要不就是沒有電影渲染得那樣驚心動魄,要不就是徹頭徹尾的運氣,幾乎可以媲美阿湯哥的《最終清算》。

等到救援船趕到,卡西獲得了最後一個離開的權利。

老外,還真是讓人看不懂。

...

故事最讓人感動的,是卡西在獲救之後,選擇了“功成身退”,在郵輪上,他或許已經足夠資格成為“船長”,但到了克裡斯派恩的船上,他得相信克裡斯派恩的決定。

頗有一番華盛頓的氣勢。

說實在的,僅憑這樣的“表現”,卡西就能封神。

eflysky,贊1

其實,撇開故事裡頭的豐富情感,特效也相當不錯,當初在影院,絕對是看得蕩氣回腸。

不過,如今看來,或許有了“全新”的感慨,這世界啊,還這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最要命的是,老外還對自己這“草台班子”自得其樂,真要命。

難道,真的就沒有一點高屋建瓴的覺悟麼。

資源下載方法詳見資源獲取→ →由于條目限制,早期的已被删除,做了個合集(更新至2025-4),有興趣的可以 看看https://url67.ctfile.com/f/39783467-1509926698-2f2f1f?p=4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