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跨越數十年羁絆的故事,看完隻有一聲歎息。幾個主角都出身底層,生活在社會的陰暗處,受着生活的欺辱,經曆着各種人性的惡。為了生存,他們隐忍着,掙紮着,但最終仍然走投無路,在沉默中爆發,用暴力地手段抗争。他們生來也并非惡人,有着真摯的情感,希望過上普通正常的生活;但為着這再樸素不過的目标,他們最終卻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道路,實在令人扼腕而同情。
案件的設計十分巧妙,幾位主角首先在過去的兩個兇案中被關聯在一起,又在命中注定的再次相遇、掀開曆史的包袱後,共同走向滅亡。剪輯手法上,現實的事件和過去的回憶兩條線均按時間順序發生,并通過人物當下的狀态(例如受訪、反思、做夢)關聯在一起,為過去和現實都蒙上了一層的面紗,真假難辨,頗具巧思。
細妹和小軍,小軍和倪向東,細妹和倪向東,小軍和徐慶利,幾位主角在苦難的生活中彼此依靠,他們之間真摯的感情都十分令人動容。不過最為打動我的,則是寶珍和徐慶利的互動。二人青梅竹馬,年少時感情純真無暇;繼而相約勇敢地走出村落,到城裡闖蕩,同甘共苦。寶珍積極進取,徐慶利老實知足,二人的性格差異最終釀成了寶珍絕情的分手。但在包德盛死後,她仍然冒着風險來安置他,甚至在别離前來道珍重。數十年後,寶珍還是那個寶珍,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也始終相信徐慶利是好人;但很遺憾,曆經一切的徐慶利最終不願再讀她的信,已經忘記了自己是誰。
在劇情和故事之外,以幾位主角為中心,這部劇實際上刻畫了世紀之交國内底層社會的真實情狀: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鄙陋觀念仍然盛行,家暴恐怖而無人制止;地痞惡霸作威作福;勞工欠薪,一些人迫于生計流浪、拾荒甚至偷盜、走私;醫療困難,甚至有堕胎的黑診所;等等。這些困難在數十年後有的得到了治理改善,但有的卻以其他的形式仍然存續着。這讓案件判決後插入的那段新聞廣播聲顯得有些諷刺:罪犯當然是壞的,政策當然是好的,但如果當年的社會不是這個狀況,這樣的悲劇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當然,這部劇也有些瑕疵。前面的劇情進展激烈,變化不斷,十分精彩;對比之下,結尾部分的劇情則令人不甚滿意。後面的警察戲份處理得過于倉促,孟朝到工地後魯莽地救人而墜樓,結局時又奇迹般地蘇醒,都讓人覺得脫離了現實。彩虹書店和孫小飛的死曾多次被提及,但最終隻在破案時作為線索分别被使用過一次,缺少完整的叙事,背後似乎仍有可以深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