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聽說過一個叫“夢男”的都市傳說?據一個神秘網站的報道,在2006年,紐約的一位病人對自己的精神科醫生描述了一個反複出現在他夢境中的陌生男人,醫生根據他的描述将這個男人的形象畫了出來,而在随後的時間内,該名醫生的其他四個病人也認出了同樣的面孔。

...
随後,經過網絡的傳播,共有來自全世界各地超過8000人聲稱曾在夢中夢到過這個神秘的男人,他在不同目擊者的夢中表現出各種不同的行為和舉止,夢境内容多種多樣,包括浪漫或性幻想,甚至到襲擊和殺害夢者,還有給予晦澀的生活建議等。看到這裡,你是否覺得汗毛直豎?不過先别急着害怕,因為這個都市傳說隻是一場營銷實驗。這個都市傳說的始作俑者是意大利社會學家和市場營銷人員安德烈亞·納特拉,他創造這個都市傳說的目的被認為是專門為貝蒂諾和鬼屋影業而創建的遊擊營銷活動。不過,雖然“夢男”的創作者已經公開了自己的這一行為目的,但“夢男”已經成為了一個經典的迷因元素,開始不斷地被各種影視作品所使用。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夢想情景》,講的就是一個“成為夢男”的故事。
01 成為夢男保羅是一個中年秃頂籍籍無名的教授,有一個愛他的妻子和兩個正處于青春期的女兒,對于保羅來說,他心中最挂念的事就是将自己的研究出版成書,但其實這本書他還并沒有寫完。在女兒的一次噩夢中,保羅出現在其中但卻毫無作為,保羅一開始不以為意,但很快他便發現,自己出現在越來越多陌生人的夢境之中,這些夢大多都是噩夢,而保羅在其中,總是充當一個無所作為的旁觀者形象。
随着大衆傳媒的傳播,保羅“一夜成名”,名氣随之而來,而出書的事兒也從難以登天變成了輕輕松松,但就在這時,情況開始急轉直下,之前隻是在别人的夢境中無所作為的保羅開始逐漸成為恐怖的存在,而保羅的中年危機也就此爆發,他的生活開始走向失控。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正是取材于“夢男”的都市傳說,甚至連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保羅在造型上也十分接近所謂的“夢男”形象,而作為一部A24出品的電影,這部電影也自然少不了對現實世界胡鬧般的諷刺。02 無辜的網紅其實,這部電影中保羅所經曆的一切,我們在現實世界中也并不陌生。片中的保羅隻是因為恰好出現在所有人的夢中,幾乎一夜之間就成了現象級的網紅。然後就是所有人都跑來跟他合影、成為他的粉絲、美女對他投懷送抱、電視台來采訪他、甚至營銷公司也上趕着要來包裝他。而當他在人們的夢境中形象發生改變時,現實中的保羅也經曆着無盡的暴力,人們甚至恨不得他徹底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然而,自始至終,保羅都像他一開始在别人夢境中那樣,隻是呆呆地看着。怎麼樣,這一切是不是特别熟悉,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隔三岔五就會出現一個網絡熱點,無數個普通人因為某些普通的舉動而恰好成為網絡的關注對象。人們像嗅到了屍體腐爛臭氣的秃鹫一樣,順着網線、順着那些迷因元素,去把一個本來正常生活的普通人挖出來,給他穿衣戴帽,把他舉到天上,然後順理成章地開始用“聖人”的标準去要求這個人,用顯微鏡去審視這個人,一旦有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地方,立刻就是“翻車”、“脫粉”,不但要扒光他的衣服,還要在他身上踩上一萬隻腳。“人性最大的惡,就是在自己最小的權力範圍内,最大限度地為難别人。”在我看來,因為這些年來上網成本一再降低以及社交媒體的普及,許多在現實生活中在各方面被壓制的底層人在網絡上反而成為了更強烈的施暴者,他們感覺自己擁有話語權,擁有可以随意評判他人的權力,所以在這僅有的權力之中,他們要盡最大限度地去淩駕于别人之上,從而找到一些現實中不易獲得的成就感。因此當他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可以驕傲地說“你今天的一切還不是我給你的,你要珍惜我的愛”,而當他們不再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他們則會惡狠狠地說“你今天的一切都是我給你的,你現在不但不配,還要加倍還給我!”但在這網絡無所不在、隐私無所遁形的年代中,誰又敢保證自己永遠是一隻啃食賽博腐屍的電子秃鹫而不會成為下一個保羅呢?到了那時候,大家會不會祈禱有人來關心一下自己最真實的需求呢?
03 所謂中年危機再讓我們來看看本片的主角保羅先生。影片進行到後半段,當保羅的公衆形象開始發生變化,進而持續引爆無數問題的時候,很多觀衆可能會在心裡暗罵:“oh,怎麼又是沒勁的中年男人危機,真糟糕”。在某瓣上的評論可以看到不少這樣的觀點,不過我卻有點不同的看法。片中奇怪的地方在于,當幾乎全世界的人都在夢中看到保羅的時候,與保羅關系最親密的妻子卻始終沒有夢到他,這是為什麼呢?再仔細去看,我們便會發現,其實保羅的中年危機并不是随着他公衆形象的垮塌而引爆,而是早就埋下了伏筆。從聽到妻子的夢境幻想後插科打诨毫不在意,到對女兒的演出應付性觀看,我們能夠發現,在所有需要保羅作為丈夫和父親角色出現的場景中,他都準時的出現了,但他隻是出現在那裡,卻根本不會主動去做什麼,就像他出現在别人的夢境中一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他也一直都隻是個旁觀者。
借此機會,我也想說說我對“中年危機”的看法。近些年來,“中年危機”逐漸成為網絡中的顯學,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為什麼所謂的“中年危機” 基本上隻在男性群體中爆發?當一個男性喊着自己工作太累了、對妻子沒激情了、孩子不聽他話了、身體零件都不行了的時候,他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真正在意過自己的健康,是否真正傾聽過愛人和孩子的話語呢?片中的保羅,心思根本沒在家庭上,他的心思永遠都在他的那本書上,而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那本所謂的“書”隻是他用來逃避生活中問題的幌子。再來看看我們現實生活中,很多中年男人沉迷于釣魚、下棋、手串等等,他們又是不是在借着某種“愛好”和“目标”來逃避現實,逃避面對家人呢?其實我認為,一個男人想要避免“中年危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逃避”。你不是遊戲中的NPC,許多事情并不是你出現在那裡當個旁觀者就行了的問題,而是需要你用心去想、去聽、去做。覺得自己身體有問題了就注意飲食多運動,覺得老婆孩子不願意搭理自己了就多跟他們溝通交流而不是應付和發洩情緒。當你改變不了工作上的爛事時,最起碼你還能改變自己,從親密關系中獲取最強力的支持,而不是在外面受了氣,回家發洩到家人身上,張口閉口就是“我這麼累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不逃避、不應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但隻要你做了,生活就會發生很多好的變化,所謂的“中年危機”便會成為一個越來越小的問題。這一點小小的“人生經驗”,與各位男性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