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很糟糕,動作戲很糟糕,看的IMAX 2D甚至感覺畫質糊糊的也很糟糕。哈裡森·福特的老态太出戲了,時隔17年、34部電影才對《無敵浩克》進行續寫,拿今朝的劍斬前朝的反派,故事幾乎完全崩壞(戰鬥力設定bug更是尴尬),許多地方簡直就是在裝傻充愣般生硬地模仿《美國隊長2》。
最緻命的是獵鷹作為在以前MCU電影裡純粹打下手的角色,從來沒得到過好好塑造。從前每次出場,山姆·威爾遜基本上都是在對史蒂夫·羅傑斯重複那句“隊長你幹啥我就幹啥”,看起來連獨立的人格都沒有。
MCU的叙事從來沒有重視過獵鷹,獵鷹從來沒有承擔過推動劇情的作用,他的身上沒有發生過任何有效故事,山姆·威爾遜就是一個标準意義上的sidekick,是美國隊長的“幫手”、“附屬品”,都不要說史蒂夫·羅傑斯了,比起“冬兵”巴基·巴恩斯在MCU裡的着墨份量都差了十萬八千裡,這樣的角色突然一下子升級成主角,結果是很尴尬的。
好比米其林三星主廚退休了,卻把餐廳傳給了後廚默默無聞憨厚老實的切菜工,而更有能力的副主廚,已經出去和其他餐廳的副主廚們合夥開新店了。于是切菜工也有模有樣地學着大廚烹饪,但大家認的就是老主廚的招牌,所以切菜工最好還是靠自己努力找到自己的風格、成為獨立的大廚、拿到屬于自己的星星吧,因為現在這塊招牌不屬于他。
話說回來,即便是《獵鷹與冬兵》這部專屬劇集,對獵鷹的角色塑造都隻能說是聊勝于無,但也接近于沒有,甚至不看劇都可以無縫接上這部美隊4的劇情。與其說是以“獵鷹”和“冬兵”為名的劇集,不如說就是拍了個角色背景設定或者人物小傳,連美國密探的角色都塑造得好得多。
所以盡管片名叫《美國隊長4》,但它更應該拍成一部英雄起源電影(鷹寡的布達佩斯和紅房子線都已經揭秘了,但山姆·威爾遜的空降部隊經曆還是個謎),而不是默認所有人都對獵鷹這一角色具備認知和情感。但《美隊4》偏偏就拍成了一部稀爛的續貂之作,既沒有用心塑造山姆·威爾遜這一角色(甚至新角色二代獵鷹華金也沒頭沒尾的),也沒有切題展示出“美國隊長”這四個字的意義,連獵鷹的特點、能力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創意開發,番外般的情節内容量對于MCU的未來發展更是無關緊要,簡直連雞肋都不如。浪費了山姆·威爾遜這個角色,也浪費了美國隊長這塊招牌。
到了《美國隊長4》裡,每每山姆·威爾遜緊皺眉頭作深思熟慮狀,或者沖着反派深明大義地喊話,以及旁人喚他“美國隊長”時露出不可名狀的微笑,都有種小孩子過家家扮演英雄的感覺,這個角色給觀衆的信服力太低了——他就是在學史蒂夫·羅傑斯吧——整部《美國隊長4》就充斥着這樣胡鬧似的廉價感。
有人要說了:鷹隊是漫畫原本就有的設定啊。沒錯,但在漫畫的語境裡,将一名已經“退休”的角色帶回故事的手段實在是太多了,那是一個龐雜的圖文世界,世界觀随時更改,軟重啟屢見不鮮,連載數十年自然需要許許多多不同的設定來刺激讀者,大家心知肚明史蒂夫·羅傑斯一定會回來。
但電影的語境則大不同,發行數量更少、故事連續性更強、故事情節的複雜程度也遠無法比得上漫畫大事件,克裡斯·埃文斯辭任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在《複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結尾擁有了自己的結局,這就是一條單線進行的完整故事。即便未來引入多元宇宙概念,我們也已經心照不宣:這個世界裡美國隊長的故事早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