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已經抓住我了,一家四口幸福合照,接着立馬切給了昏暗房間裡孤身一人的傑克。

...
...

未來世界,家庭構成可能不再嚴格地有機結合,機械結合或許成為常态。與沒有血緣關系的MIKA成為一家人後,傑克買來Yang這一款仿生人作向MIKA傳輸中國文化用,同時Yang以哥哥的身份進行陪伴(不過設定是中國小孩為什麼要叫MIKA,像個嵌合體)。可是Yang非常突然的宕機無法重啟,如人死去無異,傑克為了MIKA,全力想辦法修複Yang。接下來就是電影着重呈現的“記憶”部分。

...

人對某件物品傾注了感情,即與之産生連結。對于無法進行同級交流的事物尚且如此,對着與人外形一緻、能完成邏輯思維并溝通交流的仿生人,産生愛的感情實在不足為奇。反之,仿生人究竟對人抱有何種态度?最初的最初當然是按照寫就的程序運行,一代又一代産品如果有細微的脫離控制的偏移,又将如何呢?高等智能是否能夠産生情感,是否将變得與其創造者無法區分,他們将如何自處,人又會如何面對他們?不過這不是影片要讨論的,《楊之後》沒有如《黑鏡》系列裡部分探讨兩類群體關系的故事呈現出的尖銳不可調和的矛盾——其節奏緩慢,基調略帶感傷與無奈,Yang的記憶裡,呈現出與他為中心地波紋般擴散開去與他人的連結,他交談時奕奕神采,這些都讓人難以把他視為普通的陪伴仿生機器存在了。

...
...

借克隆人之口,電影裡說了一個我一直想提出的看法:人總是意淫着其他物種有渴望成為人類的想法。由此生出了多少神話與鬼話,隻感動了編故事與聽故事的人們自己吧。影片裡大量空鏡裡呈現着無限物美與禅意,如傑克看的電影裡,德國人對茶的評價一般,《楊之後》也難以幾句話評價概括,回味實無窮。而得不到與失去都是常态,After Yang,After all this,we should let it go.

...
她睡不着,他睡不着,我也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