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先給出一個秘密:神秘黑衣人。接着是男主的審問回憶閃回六周前,男主與夥伴四人為何相遇。從這穿插了男主的觀點與态度:都是警察的錯,他覺得挺有趣的。關押室衆人想複仇,産生了目标,男主再次自述強調不會向任何人屈服,展現了他強硬的性格。
故事閃回現在,切探員的視角,豐富場景以及預埋結局。回到警局警察試圖審問男主,而通過對話觀衆得知男主勢力不小。警察激怒了男主,男主決定陪他玩玩,切回憶。第一幕結束。
男主說服基頓參加複仇,他們展開活動成功複仇,帶出下個目标銷貨,馬上切回,展現警察的盲目自信,另外一邊探員繼續給信息量,帶出凱撒。
閃回他們銷貨又接下行動,結果失敗。

故事中點
切回探員與警察交流信息:凱撒的目标不是毒品
閃回凱撒的手下登場,給衆人目标。
切回通過男主與探員表現凱撒的強大。

閃回五人組死了一個,反派的逼近。四人的反擊無果。隻能繼續完成任務。

一段精彩的槍戰。

切回,探員與警察繼續利用信息,知道了凱撒的目标就是殺證人。

閃回一段蒙太奇手法,證人死亡,夥伴死亡。

切回男主裝可憐,又是一個來回記憶剪輯,警察的自作聰明快人快語加上快速切基頓的鏡頭,繼續誤導觀衆。

男主貌似落寞,咒罵着離開,警察最終發現所有回憶,人名,事件都是男主編造的,最後觀衆發現男主是裝瘸子,故事到此結束。

本片是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我認為其優秀之處在于建構對抗:回憶線的屬于群體對抗,團隊的目标從複仇警察——賣貨物——接下新任務——被算計陷入困境——逃跑反抗都無果,必須執行危險任務;而現實中屬于個體對抗群體,是最佳男配與聰明警察的言語交鋒,加上不斷湧現的證據,直接逼迫男配把編織的謊言往他們所想要的方向而發展,那麼男配是被動的,所以警察們的行動線從了解真相——凱撒的線索出現,接近真相——“真相浮現”——失去一切。

這兩條線的對抗其實都是匪徒對抗警察,在其建造的世界觀裡警察是腐敗的,無能的,匪徒是被逼上梁山的,英文名the usual suspects 直譯老一套的嫌疑人指一群經常被懷疑或指責的人或事物,其實主題就很明顯了:腐朽老套的社會規則與刻闆印象是否會被打破?而當你靠着适應規則掌握了權力,你能否跳脫出規律看到奇點?那些僞裝者,隐匿在人群中,随時都會擊潰你的心理防線。

劇本另外一個優秀之處就是結局的處理了,這也是影史上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反轉結尾之一,那為何能帶來讓觀衆瞠目結舌的心情,除了總統獨特的陰柔滲人微笑的表演外,其關鍵就是弱化回憶線中瘸子的能力,但又讓其關鍵時刻出手。也就是創作的時候特意的隐藏與僞裝,把感情線給到其他角色,忽略瘸子的心理活動,在劇本的的反轉閃回中用的是非常嚴謹的結構:當你完成一個小目标就切回的叙事手法。

當然創作者一開始就預埋了結局,以及故事中點,那麼如何引領觀衆到那,還是利用不斷湧現的小懸念,極具特色的角色,緊迫單一封閉的場景這些常規手法的。按故事寫作大班的說法,故事是用兩條腿走的:行動與學習。本片是強調學習的那條腿,觀衆一直好奇的不是事件的結束,不是如何行動的因為是倒叙的手法,觀衆好奇的,一直被吸引的是,就是與警察一樣的視角,一個學習觀察的狀态,最後才發現,我們學習了100分鐘的僞命題,這和後來的波斯語課中軍官的感受有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