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入……

建置1-30分钟

1-4分钟男主是一个靠剽窃科技为生的工程师。

4-11分钟男主测试消除记忆的机器,和搭档赚取费用,会耍棍,喜欢逆向思维,红袜队球迷,独自生活。

11-17分钟男主晚宴遇女主,遇见反派提出诱人条件,用消除三年的记忆换取九千万

17-25分钟男主选择财富,并完成了三年计划,得到了九千万。

25-30分钟男主得知自己四星期之前放弃了九千万,并寄给自己带走20件物品的袋子。回到住处,被警察逮捕。

推进30-90分钟

30-35分钟警察告诉男主中了反派圈套。被动利用物品,男主在烟雾中逃跑,第一次利用袋中物品坐上客车躲避追捕。

35-40分钟被动利用物品到公司获取信息,反派了解到男主使用了未来机器。

紧要关头1️⃣的事件就是让男主和伙伴车站相见,确定目标。

40-48分钟男主和伙伴车站交流得知反派在研究未来机器,通过彩票确认的。

48-58分钟男主多次利用物品惊险打斗,逃跑成功,同时反派得知有记忆的男主用了病毒,机器无法使用。
故事中点:位置很对,但衔接的不准确。

58-66分钟男主意外知道咖啡厅,约女主见面。女主浴室得知信息,观众得知男主和女主已经相爱许久,同时反派制造假女主。

66-72分钟女主出现救下男主,男主和女主开始飙车逃跑。

72-75分钟男主重新解读道具,得知世界即将毁灭,决定挺身而出。一些原著的精华观点出自这里:它预测什么,我们就让什么发生;如果能看到未来,那就不会有未来;没有了奥秘就没有了希望……到此为止,编剧已经完成了任务,把紧要关头2️⃣写完剩下的无论怎么编都离不开设定轨迹了。

剩下的情节2️⃣应该是男主修好机器,看到了自己被枪击的未来。结又一次找对道具使用方法,绕过动作实现欲望,拿到了九千万。

淡出……

片名叫paycheck,付薪水的支票,似乎既符合原著也适合电影(译名记忆裂痕,更符合电影宣发),因为男主最初的动力就是为了那张九千万的支票才参加三年计划,而也是因为得知自己放弃了支票而疑惑不解展开最初的行动,产生目标和欲望。

从最终呈现的影片效果来说,情节完整,人物弧光拉满,冲突对抗激烈,剧情推进松弛有度……但仔细想想观影的感受,前半小时云里雾里,戏与戏的衔接似乎有些问题,小说里开无双模式的主角,似乎在影片中有点不接地气,长的高大帅气,又会武功又懂科技,甚至女主也十分强势……

让我不禁发出如下问题:

片中三年时光转瞬即逝,男主的变化明显吗?是否可以通过反派的变化,布景的不同告知观众呢?

你当然可以不救猫咪,但黄金十分钟你展现了男主的几个性格特点?金钱至上,及时行乐的观点与剽窃是为了进步的态度,我们当然看到了,也在书中知道他的重要性,但有没有给一个观众跟随他冒险的理由?为什么不给?

毫无疑问,二十件物件一一使用,很符合小说的叙事方式,我甚至不用看原著就知道它有多精彩,这也是本片的特点之一,但太顺撇了吧?使用过程一个意外效果都不做?

伙伴作为工具人后半段去哪了?女主的身手敏捷给场戏解释一下?比如男主拿棍和女主对打的戏?
男主最后为何还要使用机器?你就用一句话概括未免太儿戏了吧?

打斗场面能不能再多一点创新?骑摩托穿管道的戏不错,但似乎港片里出现过?

结局的处理和什么都没失去的男女主是不是让影片成为神棍妄想片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