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勝券在握,感覺我離影院又遠了一步,這一年是我看電影最多的一年,但卻讓我離影院越來越遠。 如果看十部國産影片,也許一部抗打的都沒有,能及格的也就兩部,而大部分感覺都是狗屁不通,莫名其妙。 (今年最好的兩部國産電影《刺猬》和《出走的決心》,再挑一部我個人很喜歡的《我們一起搖太陽》。)
之前我是非常推崇去影院看電影的,因為電影本身就是為影院的設計而誕生的。 我這是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目前焚城和老槍都沒排片,能看的國産電影就是那個故事和心事還有那個戴假發的人,紀錄片文藝片引進片都很少排片。 看完我覺得還不如在網上找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有口碑的經典電影去看。
雖然是第一次看,但就像以前看過似的,鄧超的表演沒有任何驚喜,鄧超的一舉一動一個微表情所有的表演設計,都在他的表現範圍之内,沒有一個動作超出預期,回想上次看鄧超的電影好像是《銀河補習班》那個當爹的,又好像是《我和我的家鄉》裡那個種樹的,沒有什麼差别都一樣。本劇當中所有人的穿搭都是比較時髦,最次也是西裝革履,當鄧超穿着羽絨服和極不協調的服裝出現時,我都會跳戲,這好像是為數不多的因為服裝也能跳戲的情況。(因為忘記銀河補習班的名字,我在豆瓣詞條裡搜鄧超時,看到居然有13部尚未上映的電影在籌備或者拍攝中,日期排到了2030年,而2025年就有6部,我的天哪!)
我很喜歡喻恩泰的表演,雖然他的角色站不住腳,但他還是很努力地表演着;還有銀嘴唐尼的扮演者李乃文,因為他們的表演讓你感覺到他們演了一個新角色,但我也僅喜歡他們展現的演技,強大的演技是可以對沖掉劇本的尴尬的,我很心疼他們的表演浪費在這麼一個破劇本上。
真的不理解導演傲慢的創作欲。陳舊,刻闆印象,臉譜化。而它還拍了135分鐘,太水了。
國産電影太類型化,太魔幻,一點也不接現實,還特别願意踩熱點。裁員是熱點,就拍一個裁員的大片,對現實有任何指導意義嗎?
這次看電影最大的收獲是最後開始播放片尾字幕時,在我後一排的一位大姐忍不住的開腔(這場電影就我倆包場):“看之前就有人告訴我這是一個爛片,果然實在太爛了。”
我很贊同,一邊眼睛看着字幕的滾動,一邊點頭附和,起初我并不好意思直接回頭跟她對視,但她繼續在我耳邊“義憤填膺”“喋喋不休”,我完全理解那種“ 終于忍着看完一部爛片的吐槽欲 ”:“上次看喬妍的心事,看了半天看了個寂寞;還有那個不為人知道的故事,到最後那個文物修複師連續四年去掃墓,最後也不知道卧底緝毒警死了沒有,她死了沒有……”(看來也是一個被電影傷的很深的觀衆)。等影廳的屏幕完全變白,我倆一塊起立,往外走,按電梯,坐電梯,出影院的大門,我忽然醒悟過來,這就是上次看《喬妍的心事》我中途離場時那位說“看了半個多小時看了個寂寞”的大姐,忽覺得心裡的淤積之氣被大姐說出來了,頓感輕松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