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前幾集我還是挺喜歡的,女主出場就帶點“惡”的設定還是算新穎,我的理解是前面是宅鬥後面是政治,所以很期待;另外母親一心趕女兒離開是非之地,女兒心高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這個設定我喜歡,因為我的期待是兩種可能:(1)全員悲劇(2)女兒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理解母親那種由抗争到玉石俱焚的無奈決絕,雖看清一切,但終帶着遺憾也接受了遺憾。

我以為(2)的走向比較可能,但是到13集開始感覺劇情和情感處理開始急躁了。

(1)這時候她要救莊家我理解,因為她覺得父親還是關心自己的。但是在聽到母親說父親是那把刀時,女主居然一點掙紮都沒有就接受了?她前面吃綠豆糕剛感動,也沒有其他事情佐證父親是壞人,怎麼會突然接受呢?更合理的處理應該是她當時不完全信,之後通過試探、查訪證實,更加理解母親。

(2)前面母親多次說因她毀了雙腿,以女主的人設,她肯定要打聽母親曾經的經曆,即使不知道詳情多少是有點數。但是聽嬷嬷講了之後的反應居然是跑去掀母親的腿查看,這個處理非常公式化,我猜是為了突出“沖突”并且向母親和女兒相擁那一段過渡。但是我看得很不舒服,我喜歡的情節:不要掀開腿,比如女主走過去抱住母親的腿,給她說對不起,然後過渡到母親從計劃失敗的絕望到與女兒相擁,慢慢道出對父親的懷疑,将一個人多年獨自籌謀的壓抑釋放,開始有了新的對生的寄托。

(3)這邊母親剛說了父親才是那把刀,就算按照劇裡的設定,女主已經完全相信母親了,但是父親怎麼突然在女兒上香時眼神裡帶着兇氣。這一段太急了,女主直接問父親他說的委曲求全,然後直接要管家權,并且是逼要式的,父親馬上就是眼露兇神看着女兒上香。急得跳戲了,前面其實父親已經讓她和姨娘一起主事,這裡可以通過其他設計讓父親提出由女主管家,甚至可以給母親安排一點助力的角色。

(4)女主就算看不出男主對她有情,但是也知道他一直在幫她,怎麼會用那種恨他的眼神說他害自己。前幾集我以為要塑造男女主都是在黑暗中成長,從互相戒備利用到産生感情,即便俗套我也可以接受。而且13集之前他倆的關系明顯變好,女主已經在心裡開始相信男主,在那個草房子裡她就不應該馬上相信男主說什麼為了不拖累自己就将計就計了。至少要有所懷疑,然後試探。像這樣不能層層遞進或者沒有緣由的轉折,就會讓劇情顯得不連貫。

(5)有些設定和拍攝過于違和了。女主母親為了趕她出去也狠得有點太過了,完全不顧性命,可以狠,應該是在受苦但不要命的範圍啊。男主和女主幾乎是一見面觀衆就看出他喜歡她了,挺突兀的。 二小姐也太憨了,剛被從刑場救下來還能那樣跋扈?兒子考試作弊也挺逗了,一群文人沒發現文章是抄襲,皇帝一看就發現了?拖王爺屍體的時候怎麼那麼多“啊~啊~啊”的鏡頭?我們搬不動東西是這個狀态?

(6)陳都靈太瘦了。我不是批判她的意思,隻是已經瘦到我看劇的時候會時不時跳戲到心疼演員的程度了。我覺得不應該這樣,對演員的身體摧殘太大了。

總之,我覺得有點可惜,感覺編劇或者導演功力不夠,不能把前台的宅鬥和後台的宮廷政鬥有效連貫地展示出來,前面埋了伏筆,後面不能順暢地接應,開始出現明顯的段落式的感覺了,就不太有繼續看的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