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同意一場純粹的愛情可以不分國籍、種族、年齡、學曆、閱曆以及身份,那麼一定也會同意一場真正的愛情可以不分性别。這部由盧卡瓜達格尼諾執導的影片講述的是在1983年意大利北部的炎炎夏日下,兩個美好的少年之間發生的同性之愛。整部電影畫面幹淨明麗,每一幀都是一張明信片;音樂優美澄澈,總是在你戒備深深時,被刺中最深的柔軟之處。


...

    16歲的艾利奧每年夏天都會随父母來意大利這個小鎮度假,伴随他的隻有音樂、美食、運動。無拘無束的年齡裡,他遇上了來做他爸爸實習生的24歲的美國人奧利弗。雖然從未遭遇過一見鐘情,但我并不懷疑一見鐘情。人與人之間的情意,有時候就發生在一瞬間。或許是你彈的那首巴赫,或許是你曼妙的舞姿,或許是你一本正經的專業陳述,或許隻是因為你是你。夏日的豔陽、清澈的河水、蓬勃的綠植、甜美的杏汁,在藍藍的天空下,陽光從天而降,你的眼睛是令人深陷的大海,你身着的襯衫是大海的顔色,愛情來得恣意且不受心智控制。



...

      在表白之前,艾利奧也在懷疑自己,所以他也嘗試約會對他有好感的女孩子,做一些男孩子該做的事情。然而欲望終究是很難控制的東西,特别是那些心智遠未成熟的人。在一戰遺址前,當奧利弗開玩笑地問,有沒有艾利奧不知道的事情?他回答說自己對真正重要的事情很無知,而這真正重要的事情奧利弗明明知道。其實早在艾利奧表白前,奧利弗就已經對他一見鐘情并且在試探:在去銀行開戶的休憩時,他不經意地當着艾利奧的面拉上了褲子拉鍊;在打排球時,匆匆跑過來喝了艾利奧手中的水,并且幫他揉肩。他面對湖底打撈上來的青銅男子雕像,不由自主地撫摸那俊美的臉龐。隻是當艾利奧下意識躲開他的手時,他以為他不是同類人,所以他把情感壓抑住了。

...

      之後的快樂,是所有深陷愛情中的人的快樂。他們用自己的名字呼喚着對方,因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兩人已經合為一體。自然還有那段著名的蜜桃情節。可惜的是愛情這個東西雖然來勢洶洶,但濃稠的甜蜜之後,或許就會讓你見識無可奈何的傷感與悲哀,乃至愛而不得。就連王羲之也會“不得執手,此恨何深”,末了隻能細細叮囑“各自愛”,且發出“臨書怅然”的感喟。在電影裡,在艾利奧開明父母的慫恿下,他們度過了最後的兩人世界。然而送奧利弗上火車已然用盡了艾利奧最後的力氣,他隻能頹然無助地向母親求救。

    電影中除了展現兩個人之間愛情外,我最欣賞的還是艾利奧父母的教育方式。他是幸運的,在相對較為封閉的1983年,能有這樣寬松的教育環境,這樣善解人意的父母。最放松的一個場景,是在停電之夜,艾利奧躺在母親的膝頭,聽她誦讀《七日談》裡的那則故事,母親念到“說出來好,還是死好?”于是艾利奧喃喃,“我絕對連問這種問題的勇氣也沒有。”他的父母深愛着孩子,默默關注着孩子的情感波動。媽媽告訴艾利奧,奧利弗喜歡他;爸爸則在最後兩人談話時表示“如何過你的一生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你要記住,上天賜予我們的心靈和身體隻有一次”

      除此之外,我還特别喜歡艾利奧的窗戶,兩扇窗就是一片美景,滿滿的青翠,可以讓你目不轉睛看很久,心意也可以一點一點沉澱下去。真的很想擁有這樣類似的窗景。


...

    其實誰都有過放縱青春的時候,關鍵看你想要什麼?如果過程是美好的、結局是憂傷的,那麼你還會不會義無反顧地傾心投入?《唐頓莊園》裡有句台詞,“We must all have our hearts broken once or twice before we’re done.”所以,劇終時,特寫鏡頭中的艾利奧眼噙淚花,懷揣心事,但無論如何,那個夏天,都很幸福吧!


...

      蔡康永說過“我們以為的一切隻是當時的以為而已。”但至少,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該出現的人。揭開生活裝模作樣的面紗,你會發現自己赤誠的真心。如果有些美好注定短暫,那麼我還是甯願讓它發生,因為美好會在記憶裡得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