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真相那刻,我偷偷地問身邊的朋友,“如果是你,你會怎樣選擇?”朋友無奈地說:“你果然是女人呀!”隻好緘口,是不是真的隻有女人才會喜歡想象,喜歡假設。雖然心裡其實也無比透徹地知道: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如果。


...

      《歸來》上映後,陳道明接受《南方周末》采訪。當記者詢問他,如果是現實中的女兒背叛了他,他也會像電影那樣原諒自己的女兒嗎?陳道明拒絕回答,并且說“最好不做這種假設,我不去體會這種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話雖如此,可是在看完《催眠大師》這部片子後,我還是默然了很久,忍不住設身處地,意欲同悲同喜。

      莫文蔚真是個氣質超群的女人,雖然不夠漂亮。她就這樣穿着簡簡單單、披着一頭卷發,露出一雙長腿,用洞悉幽怨的眼神看着你時,你也會恍惚。驚悚的半夜彈珠響聲,午夜一整面牆的小女孩照片,凄美的漫天木棉紛飛,都讓我心髒一陣陣狂跳(話說我真是個恐怖點很低的人)。應該說,在遭受了那麼多可怕場景的鋪墊後,我簡直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推開那扇門背後的真相。


...

      然而真相是赤裸裸的,亦是沉甸甸的,壓在心頭,欲說不得。我們為什麼需要心理輔導,為什麼需要人為催眠?那是因為人往往隻想知道他想知道的事情,隻能接受他能接受的東西,況且每個成年人的戒備心都那麼重!如同徐峥說的,“一個人說謊,不是有目的,就是有原因的。”隻是秘密一旦被壓抑久了,同時又沒有傾吐的對象,它就會慢慢發酵、蒸發,翻騰而起的後果就是被夢魇纏繞,自虐、自殘。所以催眠師的作用,就是讓你在無意識中,徹底放下所有的心理防線,挖掘内心深處的秘密,找到心理疾病的誘因,然後用聰明的謊言平複你的心結。但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被治療,如果這個病人也是一個催眠高手。因此徐峥說:“我不是不能被治療,我隻是不想被治療。”


...

      這是部關于互助醫療、互求救贖的電影。莫文蔚的心結在于她質疑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而一再被抛棄;徐峥的心結在于面臨愛人死亡而他選擇了自救。他們兩個,都是因為不敢正視過去、深埋痛苦故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心病。不過最後,在莫文蔚的引導下,在胡靜“一輩子”的答案裡,徐峥得到了釋懷,于是說,“我好了,我都好了。”而莫文蔚還是迷茫地想用手去觸摸錄像裡的徐峥,所以呂中對莫文蔚說,“他放下了,你呢?”最後那個鏡頭,徐峥說“沒有人可以原諒我”,莫文蔚接口“是,沒有人可以原諒你”。然後是那句“除了你自己。”這句話,說給徐峥聽,也是說給她自己聽吧!


...

      整部電影的節奏感很強,音樂也恰到好處。幽閉的治療空間、老房子舊家具的陳腐感,很容易帶人身臨其境,深陷劇情。不過如果我是編劇,我很想編這樣的一個故事:胡靜和王耀慶在遇上的那刻,突然意識到他們才是真愛。于是可能被抛棄的徐峥借酒消愁,從而引發了車禍。在那一瞬間,私心讓他無視了胡靜還在搖晃的手。也許這樣的故事,會更具有震撼的效果。

        可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如果。遭遇再多,我們也隻能選擇接受失去、學會哀傷,最後懂得放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