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度は今度,今は今 。”
主角和侄女對着河岸大喊。猶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現世版本。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何其艱難。而主角的答案是:用極緻簡單、甚至略顯機械、枯燥的工作,和富足的内心世界,來對抗“建制”。
2)對抗“建制”、活在當下、追尋自由的背後,或許曾源自父親的壓力、家庭的禁锢、和社會的期許?
侄女的離家,仿佛隐喻了主角年輕時的影子。
與主角生活相對應的,是妹妹“正常”的富婆人生。
3)對主角背景描繪的留白,或許是本片最精妙的一筆。導演有意留給觀衆解讀的空間。
貧困又“富足”的選擇背後,藏着是過往的、未言說的創傷。
通過電影這面“鏡子”,映射出毛姆式的“離經叛道”的個中原委。結尾處的哭與笑,與feeling good的歌詞“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