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抗戰劇,挺新鮮的就,很少會想用“有煙火氣”來形容一步抗戰劇。但我們的河山,就是如此真實、接地氣、讓人動容。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個對準崮城煙火的長鏡頭,人力車跑過小販林立的大街,街邊圍觀雜耍的老百姓叫好聲連連,冰糖葫蘆的叫賣傳入茶館,與台上的快書,勾勒出獨具山東特色的符号。

當鏡頭轉向大王莊,隻想說還得是沂蒙山區的村落實景啊!質感真心不錯!破舊的村落,黑漆漆的房屋,老舊的織布機,看着就很硬的窩窩頭;還有跟現在夾雞蛋火腿裡脊肉不同的山東煎餅,莊埼風啃得倍香。身上衣服打着補丁,皮膚粗糙的村民,跟村子融為一體,濃烈的生活氣更顯樸實。

...
ps老人家可能更有感觸,我奶就說她小時候就這樣

出身于此的莊埼風與大王莊氣質極其相近,為人處事圓滑地道,紮根于土地,做起事情來就是一個大寫的腳踏實地+偶爾的靈機一動。大王莊遇上土匪搶劫,拿個隔壁土匪來村先殺大戶的例子,精準拿捏王向佛幾個大戶。找呂家寨救援,直接講道理+講唇亡齒寒的關系+激将法一套組合拳,抱着柱子“死乞白賴”的樣子,真的好活人啊😂。

...

角色是一群小人物,每個人都很鮮活。張治平“非典型内應”,滿心滿腦都是回家抗日,滿眼都是自家未婚妻。武力值目前在劇裡是top級,跟日軍搏鬥看爽;很厲害,也帶着山東漢子的莽與淳樸。莊埼風想安排他當卧底,一想到他想打鬼子又不想當漢奸的樣子,就忍不住咧嘴。呂英也是個奇女子,有山東大妞的直爽幹練,性格一點不扭捏,看不慣鬼子就要幹,一聽說未婚夫投降了日本人立馬就要踹,莊埼風被誣陷叛變,立馬要幫着找回場子。她爹呂世才是積極抗日的代表,呂英也是巾帼不讓須眉。

...
很飒一女孩子

大王莊村民的刻畫,處處很真、很有活人感。土生土長的村民王鎖柱,樸實、真誠,還有點“很為自己驕傲”的小興奮。猶記得他一聽說自己可以帶頭組織自衛隊,拍胸脯“俺粗中有細”給我逗樂了。王向佛其實也很典,平時有事沒事就拜佛,真關系到大戶的利益、自己的性命,行動比誰都快。

其實比較讓我意外的還是背景、故事的真實。日軍的殘忍,幾個屠村的鏡頭、毫無情緒地說要把女人的小腳送回國展覽、沒有玷污村裡的女性不是因為良心發現,而是因為“不要浪費進攻時間”。。。。。還有山下聰為了攻占崮城,早早就潛伏在崮城裡,企圖用“建立王道樂土”拉攏民心。太狡猾了,日軍醜惡的真實面孔,真的想嘔(主要是太真,真受不了這些人)

包括敵我雙方從裝備到士兵素質的巨大差距,也是曆史重現。劇沒有為了歌頌,誇大革命者有多厲害,而是正視抗戰初期我們和敵人之間客觀存在的差距。遊擊隊以人多勝武器、日軍進攻有戰術有計謀,都是最大限度呈現了史實。

可見創作者在讓故事更落地、更生活化的同時,也不少曆史的厚重感。區别于以往抗戰劇的恢弘叙事和重戰争,我們的河山其實可看性還蠻多的,豐富的看點,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