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才明白吳石朱楓等多偉大!(外一則)
他們四個視死如歸,嚴守秘密,其實是用生命保護了新生的新中國整個國家情報網!
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76周年比較低調,不僅僅因為今年不是逢五或十。
因為今年很特殊,慶典都前移後挪了--前有紀念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維護戰後大國主導格局的“九三”閱兵,後有10月25日的隆重紀念台灣回歸祖國八十年!
所以今年央視隻有一部能夠把“九三”“十一”“十二五”都貫穿起來的獻禮大劇---《沉默的榮耀》。這部戲是十七年前就已經站穩華語諜戰劇第一名的《潛伏》真正續集,不同的是,采用近似紀錄片的冷色調手法,展現《潛伏》“餘則成”們的原型縝密真人紀實還原他們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戰鬥經曆,失敗與榮耀。
這部戲出台應該應運而生。
這個曆史故事,許多網友都門清了,但樓主要透露幾個鮮為人知的重要細節,讓大家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吳石朱楓等“東海”情報小組英烈們有多偉大---《沉默的榮耀》與《潛伏》一樣,都是中國國家安全部,中央黨史室,PLA總參總政等嚴格指導監製的,這部戲首先根據史料,披露了吳石小組正確名字是,名叫“東海”,以前把吳石和他的情報小組稱為“密使一號”實際上後者是台灣國防部保密局今軍情局,還有大特務穀正文葉翔之毛人鳳等對此案件的事後宣傳資料裏獵奇杜撰的。
抗日戰爭期間,吳石(民革成員)、陳寶倉(已入黨)和吳仲禧(已入黨)都是開明軍閥張發奎擔任最高司令長官的第四戰區要員,陳寶倉是代參謀長,因為陳寶倉需要治療日軍轟炸導緻的一隻眼睛失明舊傷,接替他的就是吳石,而吳仲禧是軍法總監。情報工作是有兩大支撐,第一是信仰和組織紀律性,第二就是社會關係,同鄉袍澤情誼在情報工作中曆來都很重要。
何況吳石、吳仲禧、陳寶倉都是保定軍官學校的前後校友同學,而保定係最著名的KMT軍政大人物就是“小委員長”,老蔣的浙江小老鄉陳誠。KMT潰退島嶼前,已經讓兩個浙江人先後當台灣封疆大吏,第一個是陳儀,這是湯恩伯的老師,因為228事變責任以及通共罪名被處決後,接任的就是陳誠。
蔣經國是抗戰前夕回國的,當時正在努力營建自己的派係勢力,陳誠的保定係和土木係都是他竭力拉攏的對象。而吳石特立獨行,品行高潔,有名的“軍中狀元”,受到桂係白崇禧李宗仁、陳誠土木係等青睞器重,正是小蔣眼裏得力的軍中幹將幹部人選,所以1949年KMT倉皇南下渡海,正是桂係大佬與老蔣攤牌,劍拔弩張時候,吳石依然能夠擢升國防部參謀次長要職,背後是蔣經國與陳誠的保舉。擔任次長後,他的頂頭上司,當時軍界當紅炸子雞周至柔,也是保定軍官學校出來的,還兼空軍司令呢(劇中高度還原了周至柔,演員扮相酷似原型,而且有時候穿陸軍上將製服,有時候穿空軍上將製服,因為周至柔是以陸軍銓敘陸軍上將軍銜擔任空軍司令員的,所以必要時才穿空軍上將製服)。
當時台灣艱苦險峻的對敵鬥爭環境與白色恐怖,導緻那時候的情報工作不可能嚴絲合縫的完美,例如吳朱陳聶等“東海”小組實際上不得不違反不可以東西南北中地橫向交叉的原則---朱楓長期是華中局的情報員,吳石、何遂一家還有吳仲禧的關係由華東局管,而陳寶倉的關係則在華南局(由廖承誌和潘漢年在抗戰時期創立),在沒有更合適的人選情況下,隻能這麼配置了。
潘漢年是周恩來領導上海特科時候的草創成員,與周恩來同為中央上海局情報係統創始人團隊成員,後來潘漢年又在抗戰中和廖承誌雙雙創建中共華南局情報係統-廖公是民國元老公子,本身又是廣東人,自不必說,而潘漢年的嶽父,董仲偉,當時是香港總商會會長。
1942年5月,由於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組織部長郭潛叛變,導緻廖承誌在廣東北部樂昌縣坪石鎮被中統逮捕,然後軍統與中統還發生了爭奪廖承誌的糾紛。廖承誌先是被中統關在當時蔣經國署理的江西贛州“江西省青年留訓所”(即泰和縣馬家洲集中營)。宋慶齡、何香凝不斷向蔣介石要求釋放。1944年冬,蔣介石電令將廖承誌轉押到重慶白公館,轉由軍統看管,一直到抗戰結束仍在押。蔣介石還曾在歌樂山與廖承誌見麵勸說,但廖承誌不聽。被關押期間,1945年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廖承誌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是候補委員中得票最高者。1946年1月22日,廖承誌獲釋出獄。中共以上黨戰役中被俘的馬法五等人,換回了廖承誌、葉挺。
廖公出獄後不久被中共中央調回延安。從1946年出獄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廖承誌還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宣傳部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
這種情況下,抗戰後期一直到建國前夕,華南局的工作大任都是潘漢年一肩挑。吳石同案的陳寶倉中將就是華南局的情報員、中共地下黨員。
所以朱楓、吳石、聶曦、陳寶倉等非常偉大,他們的堅貞不屈,守口如瓶和視死如歸不僅保護了“東海”甚至維護了整個中央情報係統宏觀安全。看,蔡孝乾一個人叛變就導緻400多人直接因他被捕,1400多人間接因他被捕。而葉翔之、穀正文、毛人鳳、蔣經國都不是吃素的,但凡朱聶吳陳四人經受不住壓力與酷刑,稍許屈服洩密,都用不著正式叛變投敵,敵人就可以順藤摸瓜,摸清華東、華中、華南局的工作與工作關係,而穀正文本身就是華北局係統的叛徒,如果這樣,將會給整個中央情報體係帶來滅頂之災。
樓主這裏補白下,蔡孝乾實際上並沒有在口供裏出賣朱楓和吳石,但後二者的確因為蔡孝乾而暴露,這話是怎麼說的呢?
借保密局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在大陸時候就懷疑吳石---KMT潰逃到台灣時候,一應事情搞定都有賴于先期到達台灣的省長,“小委員長”陳誠,這個可是老蔣嫡系中嫡系,也是吳石保定軍校師弟裡官兒最大最有實權的。其次,夫人系的空軍司令兼參謀總長周至柔也是保定學弟。再,那時候老蔣已經把整合所有KMT特務機構的重擔交給了小蔣。而吳石被擢升次長,背後是陳誠和小蔣向老蔣保舉的。
小蔣建豐同志,看過北平無戰事的都知道,他自己的情報班底是國防部二廳,所以,戴笠留下來,毛人鳳鄭介民内讧極大的保密局當時是一個面臨關停并轉的單位,谷正文回憶錄說工資都發不出來,發大米和黃豆,二靠保密局特務打家劫舍甚至截胡過美國商船艱難度日。這個時候他們得罪吳石就等于是唾面小蔣和陳誠啊。
悲劇偶然也必然:蔡孝乾要朱楓開口請吳石給他小姨子以化名搞離台證件文件,朱楓工作上有求于蔡孝乾,不能推掉,吳石不得已讓王碧奎和聶曦出面辦理;這随着蔡孝乾被捕抄家等,給查出來了,蔡孝乾家裡一張新台币上還有朱楓在軍統改編機構也就是保密局自家窩裡的女兒女婿電話住址,這樣就把吳石通過蔡孝乾跟朱楓橫向關聯了。何況朱楓女兒女婿是軍統,妹妹妹夫是老牌中統,所以保密局抓了蔡孝乾以後緊接着就抓朱楓女兒女婿,因為這是他們軍統内部執行家法,估計保密局一開始是最擔心自己軍統内部出間諜,如果那樣還查辦不力,保密局就要取消番号編制了。
這個時候已經危機四伏了--吳石冒險第二次開特别通行證,這次是讓朱楓離台是當時最好的策略,因為那樣吳石可以說自己或太太跟朱楓做一點港台之間藥品生意,材料都被朱楓帶走了,甚至可以說自己上了朱楓這個“奸商”的當,這樣來解釋他和朱楓的橫向關聯,但間諜證據鍊無法閉合。偏偏這時候吳石自己的不小心提供了最關鍵的證據--他留下了一張有陳寶倉字迹的兵力部署情報,還有他和聶曦急于求成,多次越規紀律,以次長身份強行索要其他部門資料情報的借條字據等都再度給吳石加重嫌疑,本來沒有進入特務視線被邊緣化的陳寶倉也被連累了,然後沈之嶽又在舟山抓獲了朱楓。
但即使這時候,還是沒有任何由吳石和朱楓之間傳遞的情報證據線索洩露,朱楓之所以吞金自殺,就是擔心自己熬不過酷刑,會吐出這個(曆史證明,這線索證據始終沒有讓特務得手,先輩英烈真是聰慧又偉大)。也就是說直到他們犧牲,都沒有吳石和朱楓搞諜報的實錘落到保密局手裡。
頂多隻能說,嗯,吳次長和聶曦多次違規索要多個部門情報資料,可吳石是次長啊,這算什麼大事嗎?嗯,還有,吳石利用職權,企圖倒賣走私軍需藥品,跟軍統中統自家人從香港來台的親戚朱楓合謀吃回扣、、、、隻能說時運不濟,第一,趕上KMT一舉摧毀台灣省委工作委這樣台灣本地中共機關,為了保密局不被裁撤,薅草打兔子再來一個島内外勾結的中共華東局間諜案(實際上朱楓是華中局情報員,臨時被借調華東局的),後來還搞了甚至與大陸、台灣本地機關一點聯系都沒有的蘇聯遠東情報局在台間諜案(汪聲和林正亨裴俊李朋廖鳳娥案件)、、、、
第二,正常年月,朱楓和吳石被保密局查到的那點事,頂多是行政違規和經濟罪,可偏偏遇上下野的老蔣要把桂系李宗仁趕走,自己重新上台,為彰顯總裁重掌大權視事的必要性,陳誠頒布的戒嚴令白色恐怖就要動真格的,也就是大陸這邊所謂“盡快,從嚴從重”、、、、、有的事不上秤二兩重,上去了可能兩千斤、、、、但畢竟:聶曦熬不過酷刑,承認了自己的共産黨員身份(這點大概是聶曦迄今沒有拿到烈士證的原因),這樣吳次長通過他向各部門撈過界越界索要情報資料的色彩就變了;蔡孝乾家裡的東西暴露了朱楓的共産黨員身份,她又是外來的;由于吳石的疏漏,導緻陳寶倉被抓。
這才是曆史真相--保密局忙活了半天,隻實錘了吳次長的前副官、目前助手聶曦是共産黨員,吳次長和夫人好友,潛在商業夥伴,香港來台的軍統中統眷屬陳太太(即朱楓)是共産黨員。
特别喜歡的聶曦烈士舊照修複版-“大丈夫大英雄視死如歸”


原鄉人和原鄉人不一樣!
台灣把大陸移民到台灣的本地客家人稱為“原鄉人”,台灣省工委會也就是地下黨台灣省委被捕的高層蔡孝乾、張志忠、陳澤民等都屬于原鄉人,台灣省委被捕的四大金剛裡面隻有軍委書記,省委副書記,武裝部長張志忠堅貞不屈沒有叛變投敵。本劇虛構人物張灏(林義偉)有張志忠的氣質,他弟弟林義良有基隆“光明報”案件犧牲的基隆中學校長,基隆工委書記鐘浩東烈士影子。
林義良被捕後跟谷正文第一次對話,他說“我們中國人講究原鄉人的血,必須流返原鄉,才會停止沸騰。”這句話出自基隆工委會“光明報”案件裡最著名烈士基隆中學校長鐘浩東(他和夫人蔣碧玉都是台灣本省人,按照當時老蔣政策,本省人可以不犧牲,不洩密,隻要寫切結書退黨,同意接受感訓就可以,他選擇了酷刑和犧牲,蔣碧玉活下來了,是無期徒刑;他們倆都是抗戰期間回大陸在廣東打遊擊,是東江縱隊的友軍部隊,那時候秘密入黨的)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台灣著名鄉土作家鐘理和經典《原鄉人》裡扉頁的一句話,這本自傳(寫他和出身貧寒的太太鐘平妹逃婚到大陸沈陽和北京經曆)後來被拍成同名文藝電影,秦漢和林鳳嬌演的,拿獎到手軟,我在B站看到修複版,真的很好,跟同時代大陸電影主旋律文藝片很像,裡面鄧麗君唱的《原鄉人》也是君歌經典。鐘浩東鐘理和的老父親是台南屏東的愛國地主,客家人,日據時代把自己名字改成鐘番薯,因為番薯是台灣主食農作物,台灣跟福建地圖連起來看好像番薯與番薯藤。
番外推薦侯孝賢導演的台灣三部曲這種世界級文藝經典裡面前兩部,都是講1949-1959這段台灣白色恐怖曆史裡面紅色特工的,是以屏東鐘家鐘浩東烈士(地主少爺)與他太太蔣碧玉(台灣名人蔣渭水收養的女兒,大小姐)還有霧峰林家林正亨烈士事件為原型藍本的--第一部叫悲情城市,梁朝偉主演,女主角酷似沉默的榮耀裡面的聶曦太太阿美+劉亦菲的既視感,名字忘記了;第二部叫好男好女,伊能靜大銀幕作品裡第一的,伊能靜演女一号蔣碧玉。原型鐘浩東與蔣碧玉青年時代曆史老照片影像可以說是上鏡級别的俊男美女。
蔡孝乾從1924年,由台灣去上海讀背後是中共力量的上海大學開始,到抗戰結束後被派往台灣擔任省委書記前,期間隻有一次,是日據時代回到台灣,所以他躲過了1927年最殘酷的四一二白色恐怖,那一次是1926年回到台灣,1927年因為宣傳共產主義,被日本警察作為左翼積極分子抓了,坐牢10個月,沒有暴露身份,年底就被釋放了。
蔡孝乾入黨加入中共是1925年他在上海大學讀書時候。
1927年底他從台灣出獄後就偷渡到了大陸,1928年在上海被選為台灣共產黨(屬於日本共產黨體係)創始五名委員之一,那時候他已經在福建彰化教書了,並且娶了第一任妻子劉月蟾。
蔡孝乾在上海大學讀書時候深受他教授任弼時器重,所以1931年瑞金中央蘇區剛剛成立,任弼時就把他調入中央蘇區。1934年,蔡孝乾當選中華蘇維埃中央委員,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入延安,是唯一參與長征的台灣人。在遭國民黨殘酷圍剿裏,蔡孝乾的妻子劉月蟾與一對孿生子在逃難中失蹤。
1935年10月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到達延安,蔡孝乾就任康生體係的內務部長。1937年,對日抗戰爆發後蔡孝乾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政治部敵工部長。1940年擔任延安中央軍委軍政治部敵工部長。
1945年九月,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決定派遣蔡孝乾回台,準備進行對台工作。該年十二月,蔡孝乾抵達蘇北淮安,成立“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也就是中共台灣省委,蔡孝乾於1946年才時隔十八年重回台灣,七月的時候。他在蘇北新四軍根據地和上海籌備台灣省委時候,期間結了第二次婚,妻子是蘇州進步學生馬惠玲,她還帶著自己的妹妹馬雯娟。
蔡孝乾到達台灣後,因為妻子曾經公開參加過228運動,所以陳誠發布戒嚴令前,蔡孝乾就想辦法把馬惠玲送出台灣,蔡孝乾和小姨子對外稱馬惠玲戒嚴前去彰化探親,不幸得了急病去世了(1928年蔡孝乾也是偷渡到大陸彰化的,我估計蔡孝乾應該與海上走私的船隊很熟悉),後者輾轉回到大陸,本來是作為高幹夫人受到照顧的,確定蔡孝乾叛變後,她就被送到雲南生活了。
陳誠發布戒嚴令以後,蔡孝乾就一直想辦法想把小姨子也送回大陸。
後來朱楓進入台灣,蔡孝乾知道朱楓的情報關係是國民黨大官(但當時蔡孝乾與協助朱楓的台灣省委的人,都不知道具體是吳石,說明朱楓的情報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就請朱楓幫忙要這位大官給十六歲的馬雯娟辦理一張化名劉桂麟的軍隊高官女兒離台去香港的通行證。然後朱楓央求吳石,吳石就讓夫人王碧奎與副官聶曦出麵辦理。就是這份文件被特務搜查已經被捕後的蔡孝乾家裏,把蔡孝乾、吳石和朱楓橫向聯係起來了---王碧奎,聶曦和蔡孝乾的關聯浮出水麵,然後蔡孝乾家一張新台幣上還有朱楓在台灣的住址電話號碼,這樣橫向聯係完全暴露了。
所以並不是最後吳石聶曦讓朱楓緊急離開台灣的特別通行證暴露他們的,而是那之前蔡孝乾自私自利做的這件事。其實蔡孝乾被捕以後口供沒有供出吳石和朱楓,但他家裏搜出的這些已經可以讓特務的證據鏈幾乎完整閉合了。
蔡孝乾他在大陸十八年經曆,目前曆史資料與結論都是沒有問題的。他腐化變質乃至於叛變都是1946年回台灣以後事情。
蔡孝乾的小姨子馬雯娟最終也沒有離開台灣----她被送到香港,化名計小姐,劉桂麟,不久吳石朱楓案發,中共在香港的組織就切斷了跟馬雯娟的聯係,她就滯留在香港,接下來順理成章被台灣保密局特務們“護送”回到島內。這個時候他還是未成年。
兩年以後的1952年,剛剛成年的馬雯娟就跟當時已經叛變“自新”,加入中國國民黨,擔任任中華民國國防部保密局設計委員會委員的蔡孝乾結婚,隨即,他又任職於國防部情報局匪情研究室,後升任該室少將副主任兼中華民國司法行政部調查局副局長。次年(1953年)馬雯娟生下蔡孝乾的獨子蔡艾安。
穀正文回憶錄裏說叛變以後的蔡孝乾腦子壞了,有嚴重的雙相障礙等純屬胡說,精神病人能夠在內鬥內行的保密局節節高升嗎?穀正文回憶錄也屬於KMT渾水摸魚的汙名化宣傳,說謊可以說肆無忌憚-因為諜戰這個領域,KMT不僅要殺人還要誅心,在烈士身後繼續把水攪渾,製造組織內部同誌之間的狐疑。
比如他曾經破獲台灣省工委武裝部長兼軍委書記張誌忠季沄夫婦案,導緻這對雙雙地下黨員伉儷先後就義,留下幼年的兒子與女兒,兒子名楊楊或羊羊,當年羊羊與母親一起坐牢時候是學齡前幼兒,穀正文卻說他已經10歲。父母犧牲以後,成為孤兒的羊羊上學,就業,服兵役都因為是“共諜奸匪後代”備受歧視與欺辱,最後羊羊剛長成青年就自殺了,大作家柏楊還為此撰文紀念他。穀正文卻把特務們對羊羊姐弟的監控說成無私地撫養,汙蔑羊羊個人品行不端,真是,把人家一家搞得家破人亡,還無恥偽善地充當聖人,這就是特務的本質。
不過,蔡孝乾主持過中共軍委的敵工鋤奸工作,他是知道中共是如何對待重量級叛徒的--所以,他長期被嚴加警衛,深居簡出,也是事實,這點穀正文沒有說錯,畢竟,穀正文這個中共自己的叛徒,前林彪115師的敵工偵察大隊長,解放戰爭到建國初年對中共華北局實施過多起嚴重破壞者,自己一輩子也是這樣的。
那個時代人的氣質-吳石摯友何遂一家風采
看看那個風起雲湧,舍生取義的中華兒女輩出時代人們的風采。
其中第二代何康是我小時候新聞聯播裡經常出現的農業部長。第二代裡最小的兒子何達是新華社記者,建黨一百周年時候完成長篇小說《戰未決》(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是以他父親、同盟會元老、黃埔軍校代校長何遂及家族人物為原型而創作的,呈現抗戰初期的風雲變幻史實。
抗戰期間,張發奎擔任司令長官的第四戰區裡,吳石,何遂(兒女全是地下黨員,其中何康是吳石在大陸第一個單線聯系人,吳石去福州任職後,單線聯系人即交通員改成謝筱迺,中共地下黨員,他的兒子謝慶大律師迄今為聶曦争取革命烈士證書,為聶曦一樣在虎穴龍潭工作,留在大陸後蒙冤的胞弟聶磊平反,在努力做工作,聶曦現在是烈士待遇,但還未發證書,估計快了),陳寶倉(秘密黨員),吳仲禧(秘密黨員)這四位保定軍官學校兼“東海”情報小組密切關聯成員曾經一起以中将身份共事。
何遂的兒女親家與摯友世交,何康的嶽父缪秋傑是肥缺--“民國巡鹽禦史”國民政府鹽務總辦局長,何家是四兒一女,缪家是四女一兒,都年齡相仿,一起長大。1947年10月,上海局成立了瑞明公司,作為新的經濟據點。公司名義上由何遂和缪秋傑出資,實際上資金來自上海局,主要為解放區籌辦西藥等急需物資。何康擔任總經理,财會專業畢業的缪希霞擔任公司會計。多年以後,瑞銀證券就是瑞明的血脈,何康長子何迪就是瑞銀原先董事長。
缪希霞是廣西大學校花,非常浪漫的愛情至上主義者,本來缪秋傑想把她許配給何家老大,11歲就去加拿大留學,回國攻讀醫科期間成為何家第一個共産黨員的何世庸,因為她是缪家老大,有一天缪秋傑竟直截了當問女兒,“大”好還是“三”好(缪家姐妹對何家兄弟的稱呼),并要她早點決定。缪希霞最終選擇了比她小三歲半、性格陽光熱情還愛批評她的,一起在廣西大學讀書的何康為終身伴侶。何遂與吳石是福建閩侯同鄉,在孫中山發動的“護法運動”中相識,此時已成莫逆之交。何康在位于柳州的廣西大學農學院讀書時,常得吳石關照。
1945年12月12日,何遂家的全家福。何遂在照片後題字:“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二日,日寇簽降。雙十二全家聚於渝,攝影留念。抗戰八年,家人無恙,長次三男均成家, 長孫申佳已三歲,殊可喜也。”照片前排左起:女兒何嘉,妻子陳坤立,二子的大兒子何孟嘉,何遂,四子何達;後排左起:二子何世平,二兒媳韓蘊,長子何世庸(11歲起在加拿大讀中學,後來歸國讀大學,在沈陽學醫,他是何遂四個中共地下黨員子女裏第一個入黨的),長兒媳李智勤,三子何康,三兒媳繆希霞(繆希霞是廣西大學校花,比何康年長三歲半,本來何遂夫婦想禮聘為長媳,沒想到大小姐愛情至上,與同在廣西大學讀書,近水樓台的“三弟”何康相愛了)

1950年,何家在上海愚園路儉德坊2号前留影。從左至右,前排為:孫輩何敏、何仲山、何迪;後排為:缪希霞、何康、陳坤立、何世庸、何遂、何達、何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