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裡,好看的劇分兩種類型,一種是正劇,一種暫且稱它為“癫劇”吧,共同之處就是感情真摯,不同之處在于正劇表現的是我們社會層面(人格面具)的真善美,癫劇表現的是我們隐秘情感角落的貪嗔癡,但都屬于人類情感世界最核心的組成部分,也是我最在意的部分。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理解我所謂的正劇和癫劇,我舉幾個例子:優秀的正劇就比如《父母愛情》、《鑒證實錄》、《外科風雲》,哈哈哈,甚至《延禧攻略》在我心中也是優秀的正劇,這些劇都屬于社會劇,劇中的人具備完整的社會屬性,他們有工作、有社會責任感,也與周圍的很多人發生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能明顯感覺到主人公是在一個宏大的世界裡真實的活着;而癫劇呢,不需要構造一個真實宏大的社會背景,劇情完全為主人公的戀愛服務,所以,泰百裡的主人公即使有工作也是漫不經心,縱然家人朋友與主人公有深刻的情感連接也都是為她們的愛情充當神助攻或攪屎棍,每每涉及到社會議題也都令人感到非常兒戲。但,這些不足其實真的沒關系,那些我們看起來很“假”的部分隻是背景闆,并不是泰百的核心,關鍵在于是否拍出來主人公纏綿悱恻的愛情。

我認為,《愛情毒藥》算是一個合格的癫劇,因為它沒有将重點放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而是完全将重點放在了愛情。

我很喜歡pat這個角色,如果非要歸類的話,pat肯定屬于年下小狗類型,在有了《粉紅理論》的moon(becky)、《愛填滿空白》的a-nueng(yoko)、《鲸魚雜貨鋪》的苗南以及《過山車》裡的loft之後,沒想到又出現了新款迷人小狗類型。pat雖然她沒有moon的楚楚可憐,沒有a-neung的狡猾心機,沒有苗南的善解人意,沒有loft的委曲求全小心翼翼,但她也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我将她定義為自信嬌憨配得感絕佳型。正如我前文所說,泰百不在乎人類的社會面,它更關注人們隐秘的情感角落,所以,pat破壞了prem的婚禮,一點愧疚感都沒有,反而認為是自己“救”了prem;趁prem喝醉了在人家胸口種草莓;在泳池裡一直對prem進行圍追堵截;不斷換睡衣誘惑prem,咨詢閨蜜如何能成功吸引prem; 倆人一夜之後,面對prem的偷偷跑掉以為是對方在害羞,等等,這些想法和行為看起來都非常的“不合情理”,但細想之下會發現,其實這些都很符合人類的情感面(非道德面),就像我在短評裡寫的,泰百會把人類戀愛中羞恥又無厘頭的那一面拍給我們看。正劇拍的是王子經過艱難險阻拯救了公主,從此倆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泰百拍的是公主看上了女仆想方設法将對方據為己有,從此倆人過上了沒羞沒臊的情愛生活。

為什麼我常常覺得泰百很偉大呢,就是因為她們勇于打破傳統。而打破傳統不是脫離現實,也不是博人眼球一味追求土和尬,而是真實勇敢的表達人的情和欲,但,同時,泰百也從不回避土和尬,因為陷入愛情裡的人本來就帶着土和尬啊。依然以《愛情毒藥》的劇情為例,熱戀期的倆人,在吃飯的時候就是會互相盯着彼此,看着對方嘴角沾到了醬汁就是想幫她擦掉(故意将醬汁吃的滿嘴都是等待對方幫自己擦幹淨),看到對方填滿食物的腮幫子就會覺得她好可愛(故意将食物填滿嘴巴用可愛攻陷對方),就是想抱着對方在床上膩歪其他事都提不起興趣(除非起床一起洗澡)。不喜歡這些劇情的人理由無非有二,一是這什麼萬年不變的老套劇情(梗不怕老,隻要眼神裡有愛就足夠打動人);二是誰會談這麼幼稚的戀愛啊(事實上甜蜜的戀愛就是倆人在一起津津有味的做非常幼稚的事)。如果你可以在一個人面前盡可能的展現自己的幼稚,倆人一起沉浸在各種幼稚裡,一起回歸到最原始最舒适最沒有負擔的狀态,我認為就是愛情裡最幸福的時刻。

...
啊,姐姐看我看得入迷

...
啊,姐姐發現了我的可愛

...
啊,盡情釋放可愛給姐姐,讓她更愛我

...
啊,姐姐送我禮物,好幸福,第一次戀愛成功的喜悅

來自19歲少女的精湛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