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不經意間刷到官方po出的宋茜拉胚短片,瞬間就被吸引到了。開始關注這劇才發現,官方的每張海報都好有質感啊,撲面而來的治愈風,構圖和審美都是一絕。後面也慢慢了解到竟然是在景德鎮實地實景,難怪每張風景圖都拍的那麼美。被瓷器題材和美學質感吸引的我必然是要來追劇的,看了幾集之後我覺得這劇穩了,因為它并沒有把瓷器當做一個宣傳噓頭,而是真真正正在圍繞陶瓷講故事,既有陶瓷技藝的展現,也有陶瓷未來發展的讨論,更是有創作者對傳統手藝人工匠精神的表達。
一、展現:瓷器之美與生成之路
你要講瓷器,你就得拍出瓷器的美,劇組也深谙此理。前邊劇情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的瓷器,不管是柯岩送給秦董的瓷器、周雨劍工作室擺放的瓷器,還有小滿發小藝術展裡的瓷器,尤其是來到禦窯之後幾乎處處都有瓷器的展現。我隻想喊一句,中式美學永不過時,真的被狠狠美到了!且鑒于本劇是在景德鎮實拍,我合理推測這些瓷器都是真實的景德鎮藝術家們燒制出來的!
當然除了對瓷器的展示之外,劇中也不乏對瓷器來源的展現,開窯、燒制、上色等一系列過程的展現都非常專業。不瞎說我真是第一次知道看火也大有學問,必須有人在旁邊耐着高溫時刻關注窯的溫度,什麼規格的瓷器需要什麼溫度,燒制過程中不同階段溫度要求也不一樣,真的是大開眼界。隻能說我們老祖宗太有智慧了,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充滿了各種門道。
開窯儀式更是令我眼前一亮,擂鼓、進香、敲鑼等一系列流程拍的十分真實生動,工匠們抱着瓷器陸陸續續走出來的畫面,讓我看到了手藝人身上的敬畏和認真,心底隻有滿滿的自豪和驕傲!
二、匠心:手藝人之執着與堅守
在瓷器本身之外,劇中還講了瓷器背後的那些人。瓷器于大衆而言可能隻是一個擺設,一件日用品,但對陶瓷手藝人來說,它凝結了無數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甚至還有世世代代傳承的情懷。
做陶,首先要耐得住性子。陶瓷需要精雕細琢,是一門慢工出細活的活計。看火師傅周世安用一輩子的時間做好看火這件事,在自己的領域做到了當之無愧的王者,耐得住高溫,承得住寂寞,用純正的窯火燒制出每一件精美的瓷器。
當然,制瓷也離不開敬畏。三叔陳化風,做了一輩子瓷的手藝人,對瓷器滿懷敬畏之心,相信時間賦予的力量。拒絕資本入侵,保留最原始的陶瓷之質,隻為替老祖宗守住禦窯傳承的手藝。在開窯儀式上的堅守更是讓人動容,有瑕疵的瓷器便會第一時間銷毀,堅守自己的本心和初衷。
還有那些年輕的手藝人,師承陳化極的周雨劍,自己開辦工作室,把師父的手藝努力傳承下去;小滿的發小,副業賣粉也要支撐着自己對于瓷器的熱愛;瓷漂全哥,哪怕生計難以維持也擋不住對于瓷器的熱愛……他們不求快,不貪财,隻認真做好一件事——制瓷,發自内心的熱愛與日複一日的堅持在陶瓷行業深耕。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瓷器這個行業才得以不斷地傳承,制瓷這門古老的手藝才能不斷的曆久彌新。
三、發展:陶瓷之傳承與資本的對撞
此外,劇中對陶瓷的展現并不單純停留在表面,更像表達的内核觸及到陶瓷行業現代化轉型的困境。
制瓷業要擴大規模必須有資本的支持,但資本的流入很容易把瓷業搞變味兒,一如當年的普洱茶,在資本的運作包裝下,假茶泛濫、炒作橫行,真正愛茶的人被驅逐門外,市場上全都是過度炒作的亂象。這正是守正固本的陳化風所擔憂的東西,在他眼裡,瓷器是老祖宗留下的基業,不應該沾染上資本的惡臭,用“守墓人”的身份守護着這些瓷器。可是,這樣會對瓷器行業發展有利嗎?
男主柯岩作為一個充滿革新意識的商業精英,力圖把“墓裡的東西重見天日”,在說服傳統手藝人與之合作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嘗試。可是柯岩又如何保證資本的介入不會讓瓷器行業變味兒呢?
資本有實力,要用好很難,手藝要傳承,要保持很難。資本與傳承之間的碰撞、兩代人的交鋒與融合,這也是劇裡想表達的内容。通過一步步促進傳統瓷業與資本達到平衡,實現共赢,才能使我們古老的瓷器非遺文化更好的邁向未來
真正地追下來會發現,這部劇在講瓷器,更在講的是人。用“充滿質感的審美”和“貼近年輕人的态度”将瓷器這門古老的非遺行業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不居高臨下的說教,而是試圖走進每個年輕人的心裡。也隻有這樣的主動擁抱,才會推動傳統的非遺文化越來越好的發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