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娜娜,女主鄭有恩的同事兼朋友。
典型的三高女性——高工資、高智商、高顔值,卻有一個能力差、不負責任、待她一般的老公虞鵬。
虞鵬和佟娜娜結婚時,虞鵬父母為他們付的婚房首付,佟娜娜父母添置的家具,按當初的協定,房産證上隻有虞鵬一人的名字,婚後也由他來還房子貸款,而佟娜娜負責兩人的生活所需。
佟娜娜在這個家裡,生活得小心翼翼、謹慎讨好。
在國外時,佟娜娜看上了一個包,價格雖然不菲,但以她的工資來說足以應付。但她明明喜歡,卻還是猶豫再三。

雖然最終還是在鄭有恩的鼓勵之下,決定買下自己的心頭好,卻在刷卡時,發現「自己信用卡的餘額不足」。
當然,她最後還是在有恩的幫助下買下了這個包,但信用卡的事情依然是一片疑雲在心頭。
等她回到家中,卻發現「丈夫虞鵬被裁員」。
因為生怕一不小心就傷害到丈夫的自尊,佟娜娜不僅把信用卡的事情硬是咽到了肚子裡,還好言開解老公「一定能夠找到新的工作機會。家裡的事情也不必擔心,還有她呢」。

之後,虞鵬開始借助打遊戲、看直播逃避現實和責任,到後來發現網絡貸款極其容易,于是就私自将佟娜娜的個人資料發給對方,利用網貸過上了逍遙無比(對佟娜娜說創業)的日子。
而同時,佟娜娜在憑一己之力,還房貸、負擔兩個人的家用、以及應付老公伸過來要錢(創業啟動資金)的手。
這樣的佟娜娜可謂忍辱負重,但誰也沒有料到,就是因為這個包,她第一次在家裡脾氣大爆發。
佟娜娜因為要去參加同事的婚禮,于是收拾打扮停當之後,背上這個包,準備出門。
婆婆看見,指着她的鼻子就破口大罵,罵她「不體貼男人掙錢的辛苦,就知道敗家」,不僅要求她方刻把這個包給退了,還在糾纏中把包扔到了洗菜盆裡。

虞鵬見狀,不僅不幫佟娜娜說話,還和母親一起指責佟娜娜。

佟娜娜忍無可忍,隻好道出了這段時間心中積壓的滿腹委屈。
但即便如此,這對母子還是對佟娜娜齊聲斥責。和剛才不同的是,他們異口同聲地換了另一套說辭。
佟娜娜找鄭有恩哭訴,在被鄭有恩愛的責罵下,她第一次說出了自己不敢和虞鵬提離婚的理由。

這個女孩不僅缺愛,還一直在内心對自己進行各種貶損和攻擊,覺得「自己根本不值得被愛」。
因為渴求被愛,所以才會明知道「虞鵬是一個爛人」,卻僅僅因為他在自己需要的時候給予的那麼一點點關心,而嫁給他,并決定和他過一輩子。
因為内心認定「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擔心一旦和虞鵬離婚,自己就得一輩子孤單一人,而那是她最最難以忍受的事情。
而這些是原生家庭對她的「饋贈」。
有的朋友說,「佟娜娜從小到大不照鏡子的嗎?一個可以當上空姐的人,無論是外貌、儀态還是自身素養,都不會差。她怎麼會擔心離開虞鵬這個爛人之後自己沒有人愛呢?」
幼年,當父母排斥、拒絕、忽視我們時,那時發展不成熟的我們會認為「父母不愛我們,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好」,久而久之,它會轉變成一種信念「我們不值得被人喜歡」。
在這種信念的控制之下,無論一個人本身有多少優點,都禁不住她在頭腦中拼命累積自己的不足和弱勢。
比如,除了有恩之外,沒什麼同事想搭理她;而有恩呢,也不一定就待見自己,隻不過是人好,自己又厚臉皮的纏着她罷了;陌生人對她的一個無意掃視,也會讓她覺得自己輕了三分,……

總之,在她心裡,她是一個不足夠好、不值得被人愛的人。
但人與生俱來的需求——渴望被愛,并不會就此消失。不僅如此,它甚至會因為從來沒有被滿足過,而變得更為熱烈和迫切。但因為缺乏被善待的經驗,所以他們很容易将别人的一個簡單示好等同于關心和愛,從而加倍回報自己的愛。
我們身邊,或多或少總有一些「條件優越但卻很好追」的女孩子。
可能隻是因為生病時男生的一個問候,下雨時主動遞過來的一把傘,對話中一個贊同的微笑,……,她們就會輕易對對方産生好感,然後被他們拿下。
這是缺愛女孩的悲哀,但基本上她們無能為力。
哭訴過之後的佟娜娜,繼續回到虞鵬的身邊,過原來的日子。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大半年。
某一天,要債的人(三個大漢)找上門來,老公的電話打不通,佟娜娜隻好一人面對。
此時,她才知道「虞鵬在外欠債已有十幾萬,而且他填寫的個人信息,全部是自己的個人資料」。
佟娜娜無奈,隻好将二人的車抵押給對方,方才勸走了那三個高頭大馬的漢子。
要債的人剛走,虞鵬就出現在了家門口。
佟娜娜質問他的無情和不負責任,虞鵬非但不認錯,還将所有責任都推到她身上。

佟娜娜忍無可忍,決定和虞鵬離婚。
之後,佟娜娜回到房間和父母聯系,告訴他們「自己要離婚」,誰知卻被母親告知「一定要忍耐,婚不能離」。

佟娜娜無奈,于是隻好又一次聯系到鄭有恩,從她那裡汲取力量。
有恩不僅支持了她的決定,還陪她一起回到那個家,帶走了自己所有的随身物品。
虞鵬看到佟娜娜下定了決心,頓時慌了,拼命認錯。
佟娜娜置之不理,和有恩揚長而去。
此時的佟娜娜,堅決要和虞鵬離婚。
而虞鵬接到離婚協議書之後的一系列瘋狂舉動——「微信辱罵、到佟娜娜公司去鬧、捉奸等」,更是讓佟娜娜徹底下定了決心,決不回頭。

但突然而至的一次飛行意外,落地後舉目無親的境況,卻讓她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這再一次證明:這個女孩極度缺愛。
而缺愛的女孩大多都擁有同一個信念「我不值得被愛」。
如果不是因為這樣,她絕不可能和虞鵬這樣一個男人結婚,也不會在婚後對他諸多容忍,更不會在他對自己進行瘋狂報複之後,僅僅因為一點點内心的孤單和可憐,而想要回頭。
佟娜娜的原生家庭是失能的,它讓她的人生一直在「不斷讓步」中度過。
以前是對父母讓步,後來是容忍自己的丈夫、婆婆。
在她的生活中,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邊界(感情、權利、信念等等),不斷在被至親之人侵犯和踐踏,這不僅使她内心的情感無人照看(起初是沒有人來照顧她的情緒,到後來自己也喪失了照顧自己的能力),甚至她都不知道「作為一個人,自己應該怎樣有尊嚴的活着」。
在一個人一生中無可避免的諸多脆弱時刻,隻要有人可以給予她一點關懷,她就可以給予對方愛的回報無論對方是怎樣的一個爛人,還可以記往不咎無論這個人曾經如何背棄和踐蹭她。
這是缺愛女孩的悲哀,但在她們找回自我憐憫的本能或者有人及時喝止她們不斷重複之前的錯誤以前,除了繼續被有心之人利用,她們無能為力。
當然,這不代表他們不會反抗,但他們的反抗往往是在窮途末路之時,而在這種情況下,她們的人生往往已經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而更為慘痛的是,她們的悲劇也并不會因此而徹底終結。
當然,佟娜娜不會,因為編劇為她安排了救贖——王牛郎。
王牛郎,在佟娜娜人生當中的脆弱時刻,充當了阻止佟娜娜重複原生家庭環境下習得反應的當頭一棒。

不僅如此,他還暗示她「她現在所期盼的那一點溫情,完全不需要一個丈夫或者男朋友給予。即使他們隻見過幾次面,但他完全可以為她做到,并且保證有裡有面」。

這也讓觀衆徹底看清:「佟娜娜難以舍下這段婚姻的執念,究竟是來自于佟娜娜怎樣的感受?」
那隻不過是對僅僅見過幾面的人,就可以付出的一份簡單的關懷。
而就是這樣的一份她眼中的「愛」,卻消耗了她多少年的青春,多久的情感,多少經濟投入,……
佟娜娜和虞鵬,這段婚姻确實要徹底結束了。
佟娜娜也即将開啟自己新的人生,這不是因為這段婚姻的結束,而是她開始學着與自己單獨相處,開始從朋友那裡了解什麼是尊重、關懷和愛。

當有一天,她可以處理自己的情緒、排解自己的孤單,明白一個人應該怎樣有尊嚴地活着,什麼才是一個男人愛你的表示,那時她的人生才回歸正軌。
雖然這一路上,還時常伴随着不安和害怕,但當她新的行為模式運用越來越熟練時,那種感受就會漸漸消失。
而與此同時,一個獨立、自尊、自信的佟娜娜正在不知不覺顯現出她本就具有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