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以八十年代的台北歡場作背景,用一宗兇殺案貫穿整個故事。如果要将它分類,應該算懸疑劇種,但它又不是近年流行很燒腦的懸疑劇。劇情當然有故弄玄虛,但每次揭露一個線索,導演都會把線索清楚拍出來,對觀衆很公平。
看這類近代古裝劇,我很在意制作團隊能否建構一個幾乎跟現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實踐「過去就是異鄉」,讓觀衆逃避現實。《華燈初上》中的日式夜總會和港産電影電視拍的歡場有很大分别。大家都明白,小姐和媽媽桑們要賺錢,賣藝隻是零頭,賣身才是主要收入來源,但賣身這個戲肉在日式夜總會的經營規條下被包裝得很好。客人到底要來多少次,開幾多瓶酒,在什麼情況下和怎樣開口,才能得到一親芳澤的機會?小姐們想客人有進一步要求又可以怎樣暗示?一切好像明碼實價但又盡在不言中。劇中最接近交易的一段關系,中村正男(加賀美智久飾)和蘇慶儀(楊謹華飾),蘇媽媽如何從旗下小姐阿季(謝瓊暖飾)手上搶走中村先生?緣何阿季一直都沒有跟中村發生關系,反讓蘇媽媽捷足先登?導演都沒有交代,隻以一雙留在屋外的鞋子讓阿季知道自己輸了。這些含蓄又挑逗的男女關系,對隻能窩在家裡煲劇的良家婦女很有吸引力,是韓國偶像劇以外的另一種女人AV。

在重塑八十年代方面,我比較不滿的是幾位女主角們的化妝。可能她們都很着緊要保持靓樣,劇中的化妝都是現代式而非八十年代的濃妝豔抹。衣飾發型都懷舊,化妝卻現代。但我又留意到有一個鏡頭特寫蘇媽媽的手,沒有gel 甲,是上一代易有瑕疵的修甲,又不能說制作團隊不重視細節。
懸疑,通俗,主角配角都有戲
有别于一般懸疑劇猜誰是兇手,《華燈初上》第一季主要是猜誰是死者。劇集開始就發現穿着紅色高跟鞋的棄屍,然後劇情回到案發前三個月,漸次交代各人的背景和關系,讓觀衆知道每個在「光」上班的小姐和媽媽桑都有一雙同款同色的高跟鞋,更添懸疑。最後一集最後一節終于揭開死者的身份。兇手呢?恐怕是留待第二甚至第三季才揭盅吧?

《華燈初上》是群戲,每個角色背後都有小故事。這些故事不見得很創新,但配合演員,也拍得頗有情味。百合(謝欣穎飾)情迷牛郎被利用的故事本是老生常談,但百合兼備冷豔和楚楚可憐的氣質(我覺得她是「光」的花魁),會令觀衆着緊她。愛子(郭雪芙飾)原來不隻是純情大學生,是令人很好奇的角色。花子(劉品言飾)的故事在本季中交代得最完整,但她同時又跟警察發展感情,相信在第二季中仍重要。就是所有條件都遜一籌的阿季,上了年紀又爛賭,也不是一味的醜角,觀衆仍能有點同情她。
配角不賴,兩個女主角當然更精彩。導演厲害在能把兩個年齡和背景都接近的角色拍出分野。同是風情萬種,蘿絲媽媽羅雨侬(林心如飾)爽直熱情,江湖味也重一點(可能因為她坐過牢)。蘇媽媽外型冷豔一點,但同時又很溫柔,還有點書卷味。蘇媽媽的性格在劇中變化很大,由最初好像很怕事(甩一個大學生男朋友都要雨侬幫手)到後來發現她原來滿腹密圈,極有手段。楊謹華的角色雖然極有發揮空間,但純以演技來說,林心如比她優勝。當年很純情的紫薇,很可憐的如萍,今天是既豔麗又實事求事,有霸氣又有義氣,有時又有點可愛,甚至她的疲倦,也是這樣的自然而然,完全能吸着觀衆的蘿絲媽媽。
期待第二季換走男主角
我說《華燈初上》是很稱職的第一季,因為它解開了誰是死者的謎團,同時又留下足夠的懸疑給第二季。誰是兇手?某個角色為何失蹤?她去了哪裡?百合何時會發現自己被騙?阿季的債務如何處理?蘇媽媽當日為何有錢買下「光」八成股份?隻因她是當紅小姐儲了不少錢還是别有内情?雨侬和前夫的糾葛如何了斷?警察阿成(楊佑甯飾)會否追求雨侬?
要說全劇最失敗的一環就是第二男主角江瀚(鳳小嶽飾)。為何要找一個樣子九成是洋人的人去演一個靠寫中文維生的人(當紅電視編劇)?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不是不可以,但可以交代一下為何洋人寫中文會寫得這樣好嗎?及有必要找他演嗎?鳳小嶽演這個角色,樣子尴尬,演技又尴尬,看着兩個女主角都愛他愛到死去活來,還要争奪他,是不是要讓觀衆覺得,女人真可悲啊?
《華燈初上》最後一集有霍建華客串,演蘇媽媽的弟弟桧木,即将出獄。照常理推斷,第二季應該會寫到桧木出獄,相信也是一個厲害角色。期待霍建華出場後,鳳小嶽快快淡出,觀衆不用再看到他的尴尬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