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仿佛是喝了一杯“看似是白開水一樣,無色無味,實則是辛辣入喉的烈酒”一樣的感覺。喝的時候沒感覺,後勁兒真大。
作為一個intj+處女座,在觀看電影作品時,時常熱衷于尋找一些邊角細節。開頭小孩的帆布包上寫着“school kills artists”,我相當贊同。本人曾經在高三某一次模拟測試中略有失利,拒絕完成考試總結,認為考試沒考好就是沒考好,寫多少總結也沒用。後應班主任強烈要求,利用一個語文早讀的時間,洋洋灑灑寫了一個四字骈文的考試總結,韻腳全押,字數對仗,卻被班主任無情否認并叫了家長。噫噓嚱!識不得artist的school老師,多得是。
整部劇的風格,輕快、沉重、幽默、搞笑、現實、理想化、充滿現實感。小孩王茉莉,小孩強大無比的超人老媽鐵梅,頂着泡面頭、極度缺愛的歌手小葉和她的那個“婦女之友”床伴胡醫生,對小孩媽一見鐘情的“工具人”鼓手小馬作為主要人物,串聯起整個故事,哦對,還有小孩不靠譜的爹承包了很多笑點。跑個題,電影一開始,我就發現是在上海拍的,那個精緻的調調,一看就是“吾滬”。我還是很喜歡上海的,所以對這部電影有一種主觀感很強的認同感和舒适感。
如果我沒記錯,劇中應該兩次提到了“好東西”,點了主題。這個“好東西”是什麼,它應該擁有一個廣義的定義。我認為這部劇闡述的“好東西”,是無論經曆多麼痛苦的曆程,生活一定會給我們勇敢面對曾經的創傷的力量。鐵梅遇到了小葉,在彼此了解的過程中互相了解到了對方的傷痕和不願提起的黑暗面。有争吵也好,有互罵互怼也好,能在人海中相遇,彼此勉勵,真的太難得。我很喜歡看小葉他們去鐵梅家吃飯的片段,因為我從小到大就渴望可以有這種鄰居。但是可惜,沒有。也沒有兄弟姐妹的我,有什麼事情隻能跟朋友提起,但是朋友又不是随時有空,70%的東西都是我自己消化。片中有個讓我記憶很深的片段,就是當“婦女之友”得知小葉和鐵梅是“一對”而且小孩不是小葉的孩子時,鐵梅發現小葉說了謊,從憤怒到流淚到擁抱小葉,再到幫小葉演戲那裡,真的覺得,她們能有彼此,真的是生活給的“好東西”。這是我曾多麼渴望的畫面。
另一個小細節,是小葉和鐵梅兩個人在天台聊天的時候,鐵梅身上T恤的字:you can't do everything for everyone. 就和小葉說的一樣,你不是所有人的媽媽,你不用事事都做好。是啊,不用事事都做好。但是身為人母的鐵梅,可不敢苟同。因為她不是一個人,她還有小孩。強烈的責任感迫使她不敢停歇,不敢喘息,不敢松懈。小葉帶給鐵梅的“好東西”,就是讓她稍微歇一歇,喘口氣。然後,鐵梅也開始接受了小馬,that's it.
小孩的部分也是一個高光。從被迫在樂團裡做“鼓掌非常棒”的捧場觀衆,到小葉和小馬帶她進入音樂世界,她克服内心恐懼,勇敢站上舞台演奏架子鼓。小孩也在被救贖。單親的環境并沒有讓她變得混亂不堪,反而情緒很穩定,人間大清醒,堪稱“小孩姐”。有時候感覺,小孩子太懂事不是件好事。劇中的小孩可能因為父母離婚導緻她比同齡人稍微成熟一些,可她依舊是個上小學的孩子。她可能也會感到幸運,遇到了小葉,小葉帶給了她小馬,小馬将鼓槌交給了她。
故事的最後,小孩對鐵梅說了一句話:正是因為我們足夠樂觀和自信,才可以直面悲劇。這句話對于現階段的我來講,太過于真實。我在盡力保持樂觀和自信,為的就是在面對悲劇的時候可以稍微坦蕩一些,稍微堅強一些,眼淚堂堂正正落下的同時,目光可以保持無比的堅定。
Remember, you can't do everything for everyone. 努力過就好,保持本心就好。世界瞬息萬變,努力把生活過的像彩虹糖一樣吧。
生活就是顔色和白開水一樣的烈酒,看似平淡,喝下去其實很多刺激。不由得讓你感歎,嗯,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