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洛奇始終将目光聚焦于社會底層和工人階級,這次他加入了前幾年很火的難民問題。
剛看完的感想是:劇本工整,情節老套,除了狗狗Marra以外全無驚喜,異常溫情的結尾可能隻會在夢裡發生,讓人懷疑是否是老頭子的電影了,再怎麼努力煽情,女主母親送飯的片段也遠比結尾感人。觀看時不自覺地在心裡吐槽幾個在酒館喝酒的locals“四五點下班沒事做隻能去酒吧喝酒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吧”。男女主之間亦友亦親的關系并不生動,其他角色的塑造也顯得有些單薄。
老橡樹除了批判工人們狹隘的種族觀點,也給予了他們足夠的人文關懷。男主介紹舊時照片,工人們在上個世紀一起遊行抗議,但最終他們還是失去了一切。這些工人在影片中被塑造成相對“反派”的角色,因此對于他們的痛苦,我第一時間的想法是,相比起這些失去了國家的難民,這不過是發達國家底層民衆的無病呻吟。然而這是一種自大盲目的理解, 痛苦是否可以,是否應該被比較?身處不同的經濟環境和文化背景的人們無法理解對方的苦難,但誰有權力決定什麼樣的痛苦才是值得被書寫的。很多電影,因為他們所表達的議題很敏感,當我們讨論電影時,往往不自覺地把更加關注議題,并給它貼上标簽,而忘記讨論電影本身。我認為自己對老橡樹就犯了這種錯誤,我也認為喚起人們對議題的關注和讨論,本來就是肯洛奇賦予這部電影的使命。肯洛奇沒有把人物純粹地标簽化,而我應該學着用更多視角去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