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看了部曆史題材的電影,盡管該電影上映的時候撲街了,但是我還是想說下這部電影的好。畢竟,講真人真事的同時,也沒有去掩蓋那些曆史殘留的問題,能不說是好片嗎?對于我來說,這部電影就該給五顆星。

...

怎麼說呢?看這部電影,對于我來說,不光是看以上故事,還有些細節上的東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有一個叫“戰争後遺症”的一個東西,它又叫“PTSD”。《風語者》的男主角安德斯很明顯是有這個症狀,死守陣地的代價,其他人都死了,就他活着,在他的腦海裡,時不時閃回着兄弟在他面前倒下的場景,也時不時聽到兄弟們向他“哀求”撤退的建議。換做是誰,都會得這麼一個病吧。

PTSD呢,是一種由戰争創傷引發的精神障礙,核心症狀包括創傷再體驗、回避行為和警覺性增高。及時的心理幹預和綜合治療可顯著改善預後,但部分患者可能面臨長期症狀管理挑戰。

...

大半夜的,看得異常熱血啊!這才是真男人,從不矯情,就喜歡真刀真槍的上陣殺敵,多殺一個日本鬼子都是賺到了。聯想到前段時間某某明星們僞造病例逃兵役,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和平年代尚且如此,真到了需要拼命的時候,估計很多人搶着去做那些翻譯官吧!扯得有點多哈!

回歸電影,電影還有個細節,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小日本是有多麼無恥。這是我自己的私人影評,我才不要那麼客觀,想到啥就寫些啥。大家看的時候就當娛樂一下就好了,不用太上綱上線。左宗棠曾說日本人“知小禮而無大義,畏威而不懷德”。實在是非常貼切的評價。安德斯一行人進入日本人的村莊時,并沒有燒殺搶掠,安德斯甚至把自己的止疼藥給小男孩吃,其中一名隊員為了保護一個日本小女孩而犧牲。而這小日本呢,就沒把他們的村民當人看,活活當成了畜生,能幹掉美軍就萬事大吉了,完全無視對自己的村民造成的傷害。

雖然站在主觀立場來說,美軍代表正義的一方,但是這個小日本也确實太不地道了,怎麼完全沒有那種所謂的愛自己的同胞的精神呢?左老對于他們的評價還在持續發酵中。很多東西都是骨子裡一代傳一代的,确實沒得救了。

很多人說,吳宇森不适合派戰争片,他就适合拍警匪片,黑幫片,暴力美學妥妥的。不過我還是挺喜歡他拍的這一部戰争片的。至少,男的都很陽剛,夠Men,男的都該來看看。畢竟,随着審美的變化,好像男的都開始有點病嬌了,陽剛之氣越來越少了。審美在倒退啊!

最後總結下對于《風語者》這部電影的感受吧!《風語者》是吳宇森執導的第一部戰争題材影片,影片以真實的曆史為背景,描述了“風語者”與其守護者在殘酷的戰場上的微妙關系,而在執行軍令和珍重有請這兩者之間的兩難選擇也正是影片引人入勝之處。可以說這部以真實事件為背景、以刻畫人物性格為主線的二戰影片對吳宇森導演是一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