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想聊聊《請回答1988》的,有誰跟我一樣?前一秒還哭得稀裡嘩啦的,下一秒又笑到肚子疼。它就是那麼有魅力。時隔十年再去看,依然是豆瓣高分經典韓劇榜第一名,評分高達9.7分。不用我去證明它的含金量了吧?
其實這部韓劇已經看完一段時間了,但是關于其中的淚點還是好好哭,為什麼突然又提到它呢?源于今天上班的路上,耳機裡突然播放起了《請回答1988》的插曲了,關于電視劇情,關于我自身童年的回憶,好像通電般全都串聯起來了。
我低谷期治愈我的一部韓劇,很想分享給大家!
那些好哭的部分,我也一一分享給大家!

德善是電視劇的女主角,但是她在電視裡面的家庭裡,屬于那個總是少點關心的二女兒,大姐寶拉光看名字就知道,全家是傾注了多少愛給她,寶拉就是寶貝的意思,弟弟餘晖是光芒的意思,這兩個名字都是表達父母的寵愛,都是文藝美好的名字。而德善這個名字是表達父母的期待,像随口起的一個名字,誇張一點說,德善有點像“二狗子”

但是她這種骨子裡養成的習慣很難抹去,它是一種被壓抑,被忽視的證明,就比如有一次家裡隻有兩個雞蛋,媽媽看到後面露難色,德善隻好說自己吃鹹菜也可以,所以媽媽心裡就在那時候很愧疚,隻好不停地給德善加菜,還隻能笑着說我們德善最喜歡吃鹹菜了。可是誰知道德善心裡其實非常厭惡這種敷衍搪塞呢,所以即使表情再怎麼厭惡,也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其實我老家重男輕女的風俗還是挺嚴重的,德善這種事情在我們那裡算是家常便飯了。記憶好的一個缺點便是那些不好的事情也記得特清楚。我記得那個時候不知道是幾歲,爸爸媽媽在武漢打工,那個時候她們先把弟弟帶到武漢去了,照顧他,而把我留在老家,讓奶奶照顧,不知道隔了多久,才把我也接到武漢去,然後就開始讀幼兒園了。其實一碗水哪有端平的,随着年齡的增長,越發理解父母的行為了,他們也沒辦法。那個時候,他們的經濟也不算穩定,怎麼能一下子帶兩個小孩在身邊呢?

都說母親的愛如水,父親的愛如山。《請回答1988》中有個高能場景,真的是看一回哭一回。寶拉要去打自己的仗了,為了更好的準備司法考試,她搬家到考試院了,全家人都來送她,母親依依不舍,妹妹和弟弟可能是出于義務送送他,沒太多感情流露,而始終不見爸爸。當我們以為爸爸沒來送的時候,在下一個路口,爸爸蕭瑟的身影出現在了前面,幹枯的嘴唇,單薄的外衣,不善言辭的父親,他隻是把為寶拉準備的各種藥塞給了她,每一盒藥都用毛筆字寫好了用做什麼,比如說這個是頭痛藥,這個是感冒藥等等,寶拉強忍着自己的情緒,說自己都買得到,幹嘛專門買這些,倔強的她不願在父親面前哭,可是漸漸離父親越來越遠時,她哭到不行了。她的爸爸一直都是這種默默愛着她的角色呀,但是她總是羞于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

還有一場戲也很好哭,德善受父母囑托去考試院送花蟹,一副不情不願的樣子。她跟姐姐寶拉就像我們普通家庭的兄弟姐妹,經常吵架打架,可是關鍵時刻,還是愛着對方的。當德善看到姐姐住的地方如此簡陋,以及剛吃完的泡面時,瞬間淚目,哭到不行,激動地問着姐姐“為什麼沒好好吃飯?是沒錢嗎?”她不争氣的抱着姐姐哭,姐姐像個小大人一樣,安慰着她。此時有誰能想到,她們整天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打架呢?
關于《請回答1988》裡留下感動的地方太多太多,好像不是那些人的青春,而是我整個童年,那裡有最單純的快樂,有小夥伴分享一根辣條的快樂,有玩到興起媽媽叫我回家吃飯的聲音,也有還年輕的爸爸媽媽。我們不是愛這個電視劇,而是我們回不去的曾經啊!今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希望今晚可以夢回童年,讓我再做一回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