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r/themes/jianshu/img/defaultload.webp)
《二哥來了怎麼辦》,一部有笑有淚,有心酸有溫暖的電影。影片通過三個不同個性孩子從對立排斥到理解接受到珍惜彼此的過程,為我們呈現了五顆受傷的心靈相互慰藉與溫暖,得到治愈,重新走向和諧幸福的故事。
看完電影,真的惟願世間所有被傷害的心靈都能在新的感情裡讓心靈得到栖息,就像這五個人一樣,繼續相親相愛走接下去的人生路。可是這個故事,所折射出的重組家庭的困窘,也是不能忽視的。
要想重建家庭,首先要重建的是對愛情、對婚姻的信任。既說重建,那必然前面還經曆過了一段感情,排除意外喪偶的客觀原因,又有多少人是經曆了背叛、争吵、算計過來的。明明當初一眼萬年你侬我侬,明明相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可是終究敵不過現實的殘酷,一身疲憊從舊的婚姻中走出來,該有怎樣的勇氣再去相信他人的誓言,去相信彼此純粹的愛!
![](/usr/themes/jianshu/img/defaultload.webp)
有人說,嫁過一個男人就相當于嫁遍了天下男人。乍一聽很不解,細思卻極恐。大家都是從動物進化來的,都帶着獸性,人性也相似,後天的不同是肯定的,但相似的地方何其多。更何況,選擇什麼樣的人,并非運氣和心血來潮,其實它是由你的原生家庭和性格特征來決定的,你會被某類型的人吸引,你用什麼方式相處和經營婚姻,幾乎都是一早就注定的。當然不斷總結、自省、學習肯定能改變結果(李聖爸爸就是在總結反省,約定不在孩子們面前吵架,但他在女人不依不饒的争執中脫口而出的“離婚”二字,是不是恰恰說明對婚姻對愛情的不信任呢?),可惜的是這樣的人不多,做了的人估計也走不到破裂那一步。由此可見,這所謂的重建家庭,重建對愛情對婚姻的信任,是不是瞬間變得沉甸甸了呢?
相對而言,愛情好相信,畢竟它更多生存在花前月下,在二人世界,它的屬性可以是浪漫而隐蔽的。婚姻卻是現實而大衆的,重組家庭要面對的關系更加複雜,電影中已經最大限度簡化了關系,隻出現彼此的前妻與前夫,還不是烏眼雞似的争吵,如果背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再卷進來呢?《少年派》中錢三一的父親想再婚娶小三,可是錢三一和爺爺奶奶的排斥令這段關系尴尬異常。本來第一段婚姻可能就是兩個家族的鍊接,再婚卻可能演變成三四個家族的糾纏,何其不易!
![](/usr/themes/jianshu/img/defaultload.webp)
其次要建立的是對彼此的信任,在我以為,這點最難。當然如果雙方前面一段婚姻曆時短,沒有孩子,那彼此建立信任并不難。如果雙方都有孩子,那中間的糾葛就沒那麼好解決了。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吧?各自有孩子,都想為自己的孩子多争取一點,那麼在家庭中的付出就變得有比較有權衡,防着對方,掂量自己,關系可不就變得微妙了?如何維持這種平衡,如何分配支出,如何對待對方的孩子,還有以後财産的去向等等,感情裡有了那麼多的算計權衡,這段感情的純度又去哪裡求?
因為電影主要是從孩子的視角來诠釋故事,所以它能避開不少現實的坑,就從情感的角度來談相互的救贖。每個孩子從原生家庭裡都帶來了創傷,缺少陪伴與關愛,内心的不安全感、孤寂,他們見證了父母激烈的争吵,伴随的是恐懼不安。影片裡的三個孩子已經是很不錯的狀态了,至少他們沒有長歪,楊聽風兄妹相互扶持相親相愛,善良有加,李聖獨立勤快,大度寬容,他們都渴望親情渴望關注,在相處中心與心越來越靠近,終成一家人。
![](/usr/themes/jianshu/img/defaultload.webp)
隻是生活不是電影,我們接觸來自不和諧家庭的孩子,有不少是内心脆弱、敏感、自卑、孤僻,缺少安全感,内在弱小、動力不足,對自我否定,甚至是焦慮、抑郁、恐婚,面對這樣的孩子,重組家庭的融合難度是不是就會大很多。
影片中有個情節,一家人出遊,結果李聖被忽略遺忘在家,孩子落落寡歡地呆呆坐在沙發上,看到爸爸沖進來叫他,孩子臉上瞬間綻放笑容,屁颠屁颠地跟着就走。孩子的笑容太純太燦爛,失而複得的喜悅,很動人。可是如果換成一個脆弱的孩子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他還會去嗎?他會心無芥蒂嗎?以後關系會更微妙嗎?為了消除尴尬會不會有更多的小心翼翼?這些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吧!
![](/usr/themes/jianshu/img/defaultload.webp)
有時候想想,有些做父母的其實更任性,楊聽風的父親每天生活在手機裡,李聖的媽媽每天周旋于男朋友間,大人想吵架了就吵,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忽略孩子也無妨,甚至忘記作為家長該擔負起的責任,已經為人父母,卻仍是沒長大的任性孩子,釀成悲劇豈不是早晚的事嗎?婚姻的經營很要智慧,多份真誠,多份學習的虔誠和毅力,其實很多悲劇都可以避免,當然受傷的心靈就少了很多,二婚的困窘也可少很多,豈不更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