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jpg

走路时摇晃的身体,扭曲不便的手,无论忧惧喜怒都是狰狞的表情,张嘴费劲含混不清的表达,《小小的我》里,刘春和这个形象,令我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十多年前,我班里也曾有过一个这样的孩子。下肢运动障碍,行走不便,所以他是坐轮椅上学的。同情是我对他的首先态度,我自然也有能力把这种态度带给其他同学。于是我们排好班,每天几个男生背他上下楼梯和陪他上厕所。班里演出的时候,他是C位,轮椅上的他能参加朗诵和合唱。只是这个孩子始终眼神犀利,言语毒辣,大家反映他不好接近。

可是看完《小小的我》之后再去回望,我好像有些明白他为何总是眼神犀利了。

...

5.jpeg

刘春和说:大家看我的眼神,有的充满了同情,有的充满了恐惧,有的带着厌恶。而我真正需要的,是你直视我,把我当个普通人。

是啊,他们残疾的只是躯体,“小小的,破碎的我,也是一个完整的人”。刘春和聪明、细腻、敏感,爱读书,渴望融入社会,像普通人一样生存和生活,有尊严地活着。虽然握笔都不便,可是他写的诗却直击人灵魂:
你是高耸入云的辰星

我是穿梭于孤寂之河的怪人

索桥上的刽子手,在扼杀幻梦

河堤传来的枪声,处决了情欲

我拿着一个破旧的地址

上面说,这孤独尽头的山岗,能邂逅你最美的模样

而现在,沸腾的心已日渐麻木

我的身体在肉眼可见地苍老

我即将忘记自己困于这里的时间

这是他追逐爱情之光破灭后写下的句子。那个青春洋溢、健康美丽的女孩带着好奇闯入他的世界,却在他想牵手时挣脱且离开,这个穿梭于孤寂之河的怪人注定永远追不上那个背着鼓跑远的姑娘。

...

3.jpg

我曾经也收到过一本诗集,是那个孩子毕业几年后特意给我送来的。由他妈妈推着他走进来(他应该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因为我办公室在三楼),亲手递上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我随手翻了翻,看到了战争和热血,很诧异相问。他说他就对这些感兴趣,我知道他同样是一个聪明、细腻、敏感的孩子,爱阅读爱写作,如果他四肢健全,我毫不怀疑他会成为人民子弟兵中的一员。现在他用文字来讲述他的世界,他想向世界证明他来过。那本小册子我随手放在书架上,就如将他放在记忆里,想着不时翻阅,但直到蒙尘,也未必真的想起。

现在想来,当日确实缺少那份静下来听他慢慢诉说的心境,我们给予的都是外在的帮助,就如刘春和妈妈,带着厌恶和愧疚,隐藏好担忧和焦虑,给他物质保障,想指引他未来的方向,可是却没有停下来聆听孩子的心声,没有去看到孩子丰富多彩却也千疮百孔的精神世界。所有的自以为是终究敌不过一个完整的灵魂,所有人都在救赎和被救赎,端看你是否愿意剜脓流血、大浪淘沙。

随着镜头敞开在眼前的刘春和世界,令人揪着心又伴随着叹息,因为很多人和事无法指摘又不能轻易揭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你愿意停下来探索,每一片花叶里,都是世界的缩影,都能映射出不一样的光彩。刘春和的世界里有外婆相依相伴,外婆用爱、理解、看见、相信疗愈着他的心,也拽住了他的生命之绳,那声声的“外婆”是这个世界给予他的温柔缱绻,他们用爱疗愈着彼此,那些祖孙一起的场景格外动人。

...

4.jpg

唯爱能拯救!这句话我突然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无论是《小小的我》里的外婆,还是《云边有个小卖部》里的外婆(外婆这个称谓都被镀上了一层别样温柔的光芒,虽然我的生命经历里从未有长辈的细腻呵护),他们都用无条件的爱与支持给外甥撑起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世界,我看到你的挣扎,你的痛苦,你的倔强,你的前进,你的诉求,没事,我在!有外婆在的世界,再凉薄却也令人留恋。

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透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它。这是真正的通透,也是真正的豁达。我还想说,看完这个,我希望我的内心能更多一份慈悲,更多一点,对己,对人,对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