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這部作品,是在大概三四年前在大學的科幻小說鑒賞裡,郭琦老師的推薦。再見是大劉——謙虛稱自己的作品都是對2001的拙劣模仿。可始終覺得科幻作品有時效性,年代久遠,1968年一定不如現在的想象如此瑰麗。今天看完電影,原來是自己主觀臆斷了。

淺談感受,聽說了它節奏慢,所以沒想到能一分鐘不差不開倍速看完2001太空漫遊,不是有耐心,是确實很震撼和緊張。

看到猿舉起骨棒敲碎動物屍骨,慢鏡頭加同樣熟悉的交響樂,背後一直打寒顫。《藍色多瑙河》切到宇宙飛船的時代,讓人想起三體中提到的“太空航行和海洋航行的相似”,飛船就像一艘在太空海洋中伴着圓舞曲行駛的船,有看不見的真空在流淌。繞着中軸旋轉的飛船,更像是在圓舞曲中輕快起舞。順着月球上的黑石發出的電磁波,又指向了木星。淡化黑石的背景,更凸顯或許存在的更高等文明的神秘和宇宙的不可知,這樣更好。

開啟的木星任務篇章中,Hal 9000更是讓人震驚,原來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看到了AI對人類的威脅。死亡在近乎絕對的安靜中發生,唯一存活的大衛,越是冷靜,越讓觀衆的緊張情緒無處釋放,從hal殺人到大衛“殺”hal,一直都有種窒息感。然而處理地更巧妙的是,偏偏沒有告訴觀衆,hal殺宇航員,到底是人類指使和出錯導緻,還是Hal的自發決策。長條黑機和紅色攝像頭,有種在被深淵凝視的壓迫感,尤其Hal視角的唇語鏡頭特寫,更是讓人不寒而栗。

最後大衛一人再次見到巨大的漂浮在宇宙中的黑石,穿越光怪陸離的時空星洞,來到了白色房間,不斷看到更年邁的自己,最後躺在床上的老人再次見到黑石,化為星童。這也許就是更高等生命的形态,非物質層面的生命,人類進化成了能量形态的生命……無論怎樣,濃厚的“不可知”感伴随全程,讓你不得不滿懷敬畏。

個人感覺,它和其他科幻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把重心放在了宇宙space本身,而不是時空探索,也不是太空曆險叙事。在這部作品裡,第一次感受到真正對宇宙的敬畏,而不是把人類作為主角,那樣太傲慢了!可能正是因為庫布裡克和克拉克洞悉宇宙面前人類的渺小,所以沒有選定所謂的叙事主角,而是一開始就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這樣的交響樂開篇,宏大的叙事就在一遠一近的星球緩慢錯開中開始了。開篇就定下了這種第三人視角的莊嚴和肅穆感,沒錯,這是一部史詩,一部宏大的紀錄片,而不是傳統意義上主人公的曆險記。你完全可以抽離感情去看,觀影時,可以暫時忘記自己作為人類的角色身份。

Odyssey這個名字不能更貼切。奧德賽來源于荷馬史詩,遺憾隻淺薄地知曉其隐喻,奧德賽就像生命進化和誕生的漫漫旅途,漫長而曲折。而從猿猴到人類,從人類到星童,何嘗不是如此。影片留白了很多,節奏也很慢,它的目的不是要嘗試告訴觀衆什麼,很多是給了觀衆一個沉浸式思考人類和宇宙的接口,提供的是一個思考和探索的平台。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才是電影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