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電影時,我也通過許多評論去“加工”了自己對于這個電影的看法,似乎找到了電影的許多“漏洞”,當我以為自己顧全大局時,卻忘記了最後一刻從電影裡淚流滿面擡起頭的感受。
我的确是個感性的人,在那樣的表演下不可能不為之動容,随後在看完電影的尋找過程中才慢慢拉回理智,卻突然想起了查理對學生的道歉,“很抱歉讓你們反複的修改,修改的客觀,正确,在文章中消解掉自我,其實你們交給我了那麼多有趣的事情,大學不重要,作業也不重要,這些事情,才是最他媽重要的。”
這種對于“純粹”的自我的認同,讓我突然對先前企圖尋找客觀行為感到抱歉,如果查理真的存在,在如此感性 矛盾 糾結,做了那麼多錯事,一錯再錯以至于不能挽回隻能不停的說 “I am sorry.”的人面前,我居然想要數清“他”這一生的罪過 去評判對錯。
是不該的。
呈現在我面前的,就是當下他淚流滿面,掙紮着龐大的身軀向我走來的時刻,就是他最後一次遊泳,走出房間的時刻,就是他自私的以為自己終于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完成了一件他所謂的“最完美”的作品的時刻,我沒有辦法不被他打動。
他是錯誤的,他犯了許多錯,以至于最後說出的話也是那麼自私,但又那麼純粹,這種“自我”本身就帶有偏見,我們又何必客觀的去批判。
保留一種自我 要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