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尾聲,意大利已是深陷戰争泥沼,進退兩難。意大利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那裡平靜地似乎不屬于這個國家,仿佛未曾遭受戰火的一絲染指。任誰也不會想到一個來自于西西裡島的逃兵會改變山村的甯靜與一個家庭的命運。


家庭的主人是一名老教師,作為家庭中的男性,他擁有絕對的權威,又因豐富的學識在山區受到衆人的尊敬。他不苟言笑,總是挂着一幅嚴肅的臉孔。幾十年的歲月裡,老教師的妻子已經為家庭增添數量可觀的成員,算上早夭的有十個之多。


老教師有三名女兒和幾名兒子,性格各異。大女兒露格裡娅沒上過學,卻聰穎美麗。二女兒艾達渴望去更遠的地方求學離開山村,也虔誠地信仰基督,常常一個人去到教堂找神父傾訴心事。小女兒弗拉維娅成績優異,年少的她心思缜密。大兒子迪諾并不熱愛學習,渴望外面的世界。剩下的幾個兒子都是未涉世事的天真稚童。
露格裡娅的堂兄從戰場歸來,帶來了一個西西裡島的男性逃兵。老教師厭惡意大利的法西斯統治,讨厭戰争,懷着對士兵的博愛與同情。他收留了這名名叫皮耶特羅的逃兵。皮耶特羅被收留之後,漸漸與大女兒露格裡娅互生情愫,與此同時艾達也對皮耶特羅暗生愛慕。皮耶特羅與露格裡娅在深夜互贈情書表達彼此的愛意。


在老教師開設的成人掃盲班裡,皮耶特羅勇敢地表達了自己迎娶露格裡娅的要求,老教師同意了婚事。


冰雪消融的季節,阿爾卑斯山青綠一片,皮耶特羅與霧格裡娅的婚禮在春季的高山上舉行,山村人聚集在一起,飲酒作樂,跳着歡快的舞蹈為這對新人送上祝福。


戰争也結束了。格裡娅懷孕了。


皮耶特羅來自西西裡島,現在戰争結束了,他為什麼不回到西西裡島探望家人?山區人們都藏着這樣的疑問。在外界的注視與無形的壓力下,皮耶特羅決定返回西西裡島并承諾很快歸來。


懷孕的露格裡娅經常一個人挺着肚子跑下山去把信交給老郵差囑托寄到遙遠的西西裡島,信件日益地寄出,回信卻沒有來。
時日漸多,多得所有人都起了疑心。


露格裡娅給西西裡島的神父寫信詢問才知道了丈夫的真相。皮耶特羅是在征兵之前便擁有家室,成為逃兵後還在阿爾卑斯山區組建家庭。西西裡島的妻子得知消息後,悲憤難耐,用槍将皮耶特羅打死。


得知消息的山區家庭大為驚詫,山區人更是議論紛紛,他們無比清晰地知道,一個有孩子的寡婦,在山區是沒人敢要的。



露格裡娅精神變得渙散并憂慮,從前一個光彩奪目的漂亮女孩變成了一個自暴自棄的瘋癫女人。她一個人前往西西裡島,在愛人的墓碑下靜坐,迎面就是陰冷的海風。

露格裡娅順利地把孩子生下,準備隻身前往城市打工。艾達學會了抽煙,也知道了世事無常與愛情的甜蜜與痛苦。弗拉維娅某天偶然發現了内褲上沾有血迹……一名逃兵的到來加速了一個普通山區家庭的女性的成長,她們變得堅韌勇敢,不再像母親那樣。


與其将《山區新娘》認定為戰争片,不如說它在借戰争元素講述女性成長的故事。在戰争或和平環境下,女性的命運往往無法由個人主宰。在《山區新娘》裡能夠窺見女性諸多困境,受教育權,追求愛情的權利,父權壓迫,社會壓力,家庭壓力……《山區新娘》将它們徐徐鋪開,構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女性群像畫卷。

三名女兒的母親被當作一台“生育機器”,還要兢兢業業地操持家庭,盡管與老教師之間有一定的平等關系。山村女性的命運如同她們所處之地一般,閉塞又充滿種種障礙。她們的成長也就如同在岩縫中汲取有限的養分,然而開出一朵鮮豔的花,不幸又堅韌動人。

我想,我們應該看到她們,應該尊重她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