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分,怕分數給得低,真愛粉來和我吵架。并且,分數給的低,話又說的重,也有人會說,你行你上啊。但是,我大言不慚的說,即便真的讓我去拍,也不見得比導演差。。。這麼可愛的程予希,随便怎麼拍都可愛的、迷人的程予希,竟然都救不了這部劇,截至目前的這部劇。
我看了截至目前的短評,三星及以下的觀衆基本上已經把這部戲前2集的問題都說了,節奏拖沓、不斷地閃回學生時代第一季的劇情、學姐演技尴尬等等。我和大家想法一樣,目前來看,除了亭亭撒嬌的戲份我很喜歡,其他都不行。
吐槽如下:
1、導演不懂生活。(做飯篇)


如上圖,學姐做了那麼大一鍋湯,真的是巨大的一鍋湯,最後自己隻喝了小小的一碗,剩下的要怎麼辦呢,給誰喝啊?不是很浪費嘛。從第二張圖片可以看出,學姐吃飯的狀态和菜品的擺盤,導演是想要營造她現在一個人生活的寂寞感,所以餐食都是小小一份,那麼,搞那麼一大鍋湯究竟是為了什麼?!大家之所以會覺得節奏拖沓,就是因為導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表達什麼。做飯和吃飯本就是一套連貫的動作,不能拆散。如果我是導演,既然有一大鍋湯在前面,那麼後面這鍋湯的作用或者意義就要體現出來,比如,學姐還沒有适應做一個人的飯,總是按照三人份在做菜,這也可以表現出她的寂寞,側面體現出她迎接新生活的勇氣。但是導演沒有這麼做,她自己應該都沒想過為什麼要做一大鍋湯,反正就是要拍廚房做飯的戲嘛,随便煮煮就好啦。
2、導演繼續不懂生活。(對話篇)
學姐和兒子的對話。學姐問兒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吃很飽,吃很飽才會長高哦。這段對話也是尴尬無比。健康飲食絕對不能吃很飽吧,吃太飽會長不高才對吧?!當然,有人會說,小朋友狀況比較特殊,可能總是不好好吃飯。但是,這應該是爸爸需要多注意的問題吧,對一個小朋友說“吃很飽才對”,總覺得這個媽媽的表達好奇怪啊。
上司和老婆的對話。上司為了秀恩愛,說要給老婆報銷計程車費。老婆回,十分鐘的路程,怎麼好意思說坐計程車。所以,這裡依然是一個很奇怪的生活邏輯。既然公司離家那麼近,為什麼不回家換衣服,非要老婆送到餐廳來?可能有人會說,那人家中午一起吃飯,順便就帶來了呗。但問題是,上司也沒有給老婆點餐啊,老婆來了就是喝了一口茶。所以,是因為上司很忙,隻能邊吃飯邊辦公,完全沒有時間回家換衣服?看起來也不是,她不是和學姐悠閑的邊吃邊聊嗎?所以,為什麼要安排上司老婆來送衣服,送衣服就好,為什麼又要說家裡離得很近,根本就完全背離生活啊。如果僅僅是想表現上司和老婆的恩愛,那麼太生硬了,我不買賬。
學妹對前任想說的話。好久不見,你好嗎?要不是程予希太可愛了,這場戲我也要起一身的雞皮疙瘩。面對粉絲的問答環節,真的有人會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嗎,并且邊思考邊想前任想的出神,想的臉紅嗎?這節奏真的太奇怪了。當然,很多電影裡都用過類似的橋段,比如《諾丁山》裡就有記者提問環節,安娜先應付記者回答了一個答案,後來威廉出現在現場,并以冒牌記者的身份向安娜表白,安娜又讓記者把問題重新問了一遍,自己又給了一個新的答案。然後音樂響起,慢鏡頭對準男女主角深情的笑臉.....所以,梗不怕老,但要用的巧妙。回到《花香2》,整個過程都是一個熱熱鬧鬧的網絡連線提問環節,怎麼突然一下學妹就陷入了沉思,導演真的是生怕我們不知道學妹有多愛學姐,無數次的提醒、強調、慢鏡頭的告訴我們,學妹放不下學姐。這還不夠,還要借樂隊成員的嘴巴一再強調,學妹臉紅了!!!!這麼弱智的劇情,我是導演,我都不會這麼拍。
其實還有很多對話都非常的尴尬,我就不一一舉例了,總之就是台詞一點沒有生活氣息,也毫無美感。
3、樂隊演出的時候,告訴大家下面演唱一首新歌,《I love you,but...》,然後吉他、貝斯、架子鼓一切準備就緒,起,導演你給我播了一首《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太意識流了,我不懂。
4、如果不是為了程予希的鐘亭亭,我肯定不會再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