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能是張天愛的這個扮相長在了審美點上,所以真的挺喜歡大白桃這個角色。
雖然她是個盜竊團夥的小頭目,但依然心存善念,加上對男主畢證明的善意,很容易獲得觀衆的好感。可正是因為這種觀衆和畢證明對她的好感,所以按照當下影視圈的主旋律邏輯,她的結局就是必須用身死才能完成自我的精神救贖。
倘若她沒有四而是自首并立功活得減刑輕判,那畢證明大概率要在從警期間愛上她,一個警愛賊的故事,怎麼可能過審。但倘若她雖然立功但沒有自首,隻是在警方抓捕盜竊團夥時候人間消失了,那就成了“漏網的犯罪分子僥幸逃脫懲罰”,也是違背主旋律的,也不能過審。
要過審,大白桃就必須死,有點厭惡影視作品裡的這種強行zzzq的主旋律,所以不願意給影片五星滿分。
花手這個角色跟影片裡别的所有賊都不一樣,其實他更适合去做個殺手。
其他人,從上到下的曼姐、四爺、少爺、大白桃、江米條、二寶等人,甚至花手的幾個手下,本質上都是賊,除了偷東西,即便遇到矛盾打架,最多也就是斷指廢手,而花手是直接上來就要人命的,他捅死江米條的時候,就連他自己那幾個小弟看見都有點吓傻了。
二三十年前現實生活中的賊,即便被發現,最多也就是掏刀子比劃幾下吓跑人就行,沒有哪個當賊的動不動就把人往死裡捅,所以說花手跟别的賊在本質上是有區别的。他明明可以去做一個拿人錢财替人消災的冷酷殺手,但非要在做賊這個行當裡面出人頭地,也是夠鑽牛角尖的。
可能是為了凸顯反扒民警工作的危險性,所以安排了花手這樣一個狠厲的角色,但他的這個狀态更像是刀版的周克華,對付這樣的人,已經不止是反扒警的事情,更應該是重案組的職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