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于公衆号“影探”
ID:ttyingtan
作者:大表妹
轉載請注明出處
2004年,初出茅廬的溫子仁用120萬美金+5天時間+幾個演員拍出了第一部《電鋸驚魂》。
斬獲1億美金票房的同時,他也成功打開了好萊塢工廠大門,名利雙豐收。
這個系列重新定義了恐怖片,不再靠鬼魂的驚吓或是超自然能力的控制震懾觀衆。
而是通過精神上的折磨,一個個“生死選擇”的視覺沖擊讓觀衆欲罷不能。

同時在作品中加入哲學性的思考環節,“生死選擇”并不是空穴來風,是通過自我犧牲讓人理解生命的意義。
這一哲學理念的輸出者,正是前文表妹提到的那個“神人:
可以叫他豎鋸(Saw)、拼圖殺人魔(Jigsaw Killer),或是約翰·克萊默(John Krammer)。

2004年到2010年,7部《電鋸驚魂》造就了一個傳奇的恐怖片時代。
2017年上映的第8部,雖口碑一般,但豎鋸老爺子的驚喜現身還是讓不少系列迷男默女淚。
最新出爐的第九部是該系列的“軟重啟”,對于沒看過該系列的影迷還是較為友好的。
所以非粉也可放心觀看,隻需要知道上述表妹介紹的關于豎鋸的背景即可。

作為恐怖類型片的愛好者,表妹覺得這部《電鋸驚魂9》的優缺點相當明顯。
先來說說優點。
影片以一起極為血腥的遊戲審判作為開頭,其實是向過往系列電影做緻敬。
熟悉系列的觀衆都知道,每部電影的開頭必然都有場尺度大開的殺戮戲。
這次審判的對象,是一名作僞證的警探,因為他的“巧舌如簧”讓不少無辜人入獄。
所以想要活命,他就得犧牲自己的舌頭。

而後幾場的生死遊戲所使用的手法都極其殘忍。
拔手指、熱蠟滴臉、玻璃噴射。
這些腦洞大開的殺戮手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恐怖片影迷們的胃口。
當然,對前作的緻敬也是随處可見。
方才提到的每部電影的開頭都得是一場“别開生面”的洗禮。
還有經典台詞“玩個遊戲”(play a game)的出現。
經典的漩渦标志,出現在案發現場,擾亂澤克的斷案方向。
老7部使用錄音機傳遞信息,在這部中也能發現。
當然,豬面人也是少不了的環節。
上部中,豎鋸老爺子曾解釋過為何自己對豬面具有執念:
因為豬是很有同情心的動物,看到人類或同類受苦會表現出悲痛。
嗜血但不濫殺,這是老爺子的原則之一。
讓不少人意外的是,這部中更是将第一部最為經典的手铐戲如法炮制了一番。
還記得那個陰濕昏暗的地下室裡,醫生選擇了鋸腿保命。
在這部中,澤克同樣面對了生死的選擇。
他的手被铐在水管上,随後他拿起了鋸子準備鋸手铐,甚至試圖想要鋸手。
上:電鋸驚魂9,下:電鋸驚魂1
本片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
沒什麼技術含量的猜謎遊戲,飽受诟病。
編劇大概是用心來緻敬,用腳寫劇本。
二是剪輯相當淩亂無序,有一種濃厚的工業制品的味道,像是流水線生産的血漿B級片。
再個問題,就是本片有“挂羊頭賣狗肉”之嫌。
如果将其看作是一部獨立存在的恐怖片,它的完成度算是中規中矩。
血漿感很足,但不至于到讓人看完做噩夢的程度。
可這是《電鋸驚魂》啊!這片打着的噱頭是恐怖片影史大IP啊!
監制是溫子仁啊!導演是曾經操刀過2、3、4部的B級片牛人達倫·林恩·鮑斯曼啊!
頂着saw的名字,卻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答卷,着實可惜。
中間那位就是本片導演
本片少了靈魂人物豎鋸,的确遺憾(一張照片的“友情客串”,和“含騰量”可一較高下)。
縱觀整個系列,4-7部豎鋸都沒以主角身份出現過,但電影的核心仍然是他。
門徒們局中局的遊戲設定也好,哲學思想也罷,都是老爺子流傳下來的。
可到了這一部,這個系列還剩下什麼?
系列中最經典的裂颚器
本片中遊戲的設置都顯得格外殘忍,除了死亡别無選擇。
就拿開頭的斷舌來說,就算抛棄了舌頭,掉落在鐵軌上的警探也有可能會被車輪壓死。
就算僥幸從車輪底下逃生,也有可能因大出血命喪黃泉。
就算真的能活下來,留下的隻有無休止的痛苦陰影,而不是對生命的反省。
斷舌遊戲的設置,橫豎都是一死,違背了豎鋸老爺子設置生死遊戲的初衷。
生死遊戲的選擇是要通過自我犧牲來完成自我救贖,從中領悟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而不是毫無人性的虐殺或是複仇,帶有私人感情色彩的折磨。
讓觀衆不滿意的不是隻老爺子本體的缺席,而是他思想的缺失,讓作品顯得很蒼白。
可有一說一,制作公司也應當背鍋。
看中了這個IP的市場,想要榨幹它的價值。
說來也巧,這片的籌備還有個逸事。
男主洛克,自稱是系列的鐵杆粉絲,找上了獅門影業,說自己有個特牛掰的概念,想拍個續集。
于是洛克掏腰包做制片,公司趕忙立項,還邀請了媽惹法克俠友情助陣提升電影的芬芳程度。
但洛克啊洛克,你怕不是個假粉!借着這片來滿足你自己的大男主光環閃耀好萊塢的願望吧。
對了,據悉第十部已經在籌備之中,電視劇版也在商量制作了。
墨鏡一戴,誰都不愛,主角光環,爺最牛掰
想當年溫子仁靠着小成本的第一部一炮而紅。
看中這塊肥肉的獅門馬不停蹄安排了第二部和第三部,質量還不錯,影迷們也還算滿意。
僅用兩年時間,《電鋸驚魂》一舉成為了風靡全球的恐怖片大IP。
雖然豎鋸老爺子在第三部中領了便當,但是之後推出的4-7部依然保持了較高的水準。
票房冠軍拿到手軟,風光無兩,連吉尼斯都認可,它是最成功的恐怖片。
很多人說《電鋸驚魂》系列停在第七部就很好(2010年)。
但是獅門畢竟是商人,手握大IP怎麼會放過撈錢的機會?
2017年的第八部。豎鋸的現身固然驚喜,但看完成片還是不免發出失望的感歎。
盡管現在投資比當年翻了番,可是少了當初那種純粹的味道。
再到如今的這部,更是被許多電鋸迷們痛批是在浪費羽毛,消費情懷。
當一個經典系列的續作越走越偏,它還有繼續拍下去的必要嗎?
評分斷崖式下跌
《電鋸驚魂》之所以在全球迅速走紅,靠的是它對恐怖片的重新定義。
一驚一乍早已不吃香,尺度玩的再開也不如在深度上做好文章。
就拿豎鋸來說,一個備受折磨身患絕症之人,一個老來得子卻意外喪子的悲慘之人,一個在鬼門關走過一遭,知道活着有多重要的人。
他希望用“生死遊戲”,對人進行“改造”,讓更多的人理解生命的意義。
他嗜血,但不會濫殺,隻要遊戲玩家肯悔改、肯犧牲,就可以得到活路。
他殘忍,但不帶私怨,遊戲玩家多是背負人命、用手段逃脫法律制裁的陰陽人。
他将自己塑造成了判官,來決定他人的生死,但其實生死都是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
豎鋸是面鏡子,讓人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和脆弱,在死亡面前的絕望和掙紮。
他的“離經叛道”雖不符合多數人對正義的向往,卻也直中不少人在正義無處伸張時,對私刑的渴望。
最後表妹想和各位聊聊情懷。
情懷是把雙刃劍。
它可以是财富、寶藏,激勵創作者們不斷創新,接下前人的重擔,砥砺前進。
就像4-7部,雖然沒有豎鋸的出現,可仍然靠着對他“精神”的深挖,觀衆們還是較為滿意的。
但情懷也是砒霜、桎梏,讓創作者們陷入僵局,受困于系列所給予的壓力。
本應有更好的發揮,但因為它是xxxx系列的續集,觀衆自然也會提高期待值。
很多觀衆沖着情懷走進影院,得到的卻是部質量一言難盡的“狗尾續貂”。
例如最近在院線上映的某爆米花大片,就是個例子(題外話,這片系列也找過溫子仁執導)。
豎鋸老爺子在本片中的“客串”
從第一部的一鳴驚人,到第九部的失望至極,從8.7分到5.2分的斷崖式沖擊。
獅門應當重新考慮如何使用好《電鋸驚魂》這個IP,而不是濫用。
情懷可以當賣點,但絕不是電影創作的唯一出口和萬能解藥。
至于“溫子仁監制”這五個字,見仁見智吧。
不該再消費他對這個系列所做出的貢獻了。
文/大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