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10,二刷加0.2分,手松一點絕對可以五星。不過還是要有原則的,不夠完美、不特别合胃口的作品還是先保留四星,希望有一天我開竅後能拍出來更好的作品,把那一星填上。
由于來晚了,這次跳過了前半部分粗粝的劇情和哥哥的段落(他在本片中的形象實在不讨喜),直接從後半部分開始看的。
就像此前一樣,我對王家衛的态度依舊是暧昧的。本片相對《堕落天使》來說更有誠意,形式玩得沒有過火。王家衛給我的教訓就是要大膽自信一些,但不要裝,不要炫技。
主題依舊是都市孤獨症,離别和遊蕩的人。視聽方面我更願稱之為-濃墨重彩的紀錄片風格,但仍舊有匠氣,有用力過猛、做作之處。表演可能并不差,但明星的光環掩蓋了人物本身内心的許多東西。那些巧合或許有因緣的解釋,但像一些浪漫化的線索-樹洞、燈塔、罐頭、無腳鳥、瀑布…實在有些不必了。流行歌雖然為觀感帶來了些許提升,也有一種樸素而浪漫的的韻味;但用得過多、不加克制,仿佛成了同影像的對抗和亵渎。城市公路上推進的鏡頭簡潔有力-和人生的旅途互文;光影的交錯如癡如醉-和時空的穿梭呼應。
雖然有種種瑕疵,好在感覺到位了,某些瞬間可以點燃内心的記憶、形成共鳴,就像出場後走在街上霓虹閃爍仍覺在戲中,一草一木都是呼應。
本片對我的現實影響很深,一方面帶給我拍電影的動力,一方面則告慰我生活總會跌入谷底,何妨趁年華出去闖一闖呢?
25.6.6于小西天
大銀幕觀感屬實大贊,清晰流暢,想當初兩個月之前找的垃圾資源看着膈應。等三刷拉片~
春光乍洩-大銀幕二刷小記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
評分:B+7.8簡評:越來越喜歡雷乃的風格了。文學性/藝術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濃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獨裁統治為背景,由于對時代背景不了解,開始尚有疑惑。畢竟不僅對我來說陌生,應當說政治行動、地下組織離現在的社會太遙遠 ...
評分:B+7.9蔡明亮的電影序列有着微妙的連續性-于演員、風格、劇情均有體現-交錯編織成孤獨和情欲的奏鳴曲。(詳見其他影評)《你那邊幾點》幾乎是《廣島之戀》的現代版:短暫的邂逅和分别,從此愛上一個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愛上一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