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0?
暫且打三分,需要有機會大銀幕重溫。
第二部蔡明亮。
中間睡了接着看,觀感并不強烈,時而有點共鳴。
按理說應該很欣賞的風格,但僅僅能認可但卻無法沉浸其中沉心靜觀,沒有很能get到情感氛圍。
被劇情簡介吸引而來,但卻沒看到“情節”。從開場四分鐘的固定長鏡頭都結尾兩個人觀望的靜默長鏡頭,始終沒能走進其中。
先前隻看過他的處女作《青少年哪吒》-那還有我比較青睐的侯孝賢式的欲望和情動。但本片則更加“純粹”或風格化,沒有對白亦沒有畫外音-最長的獨白竟然是對鏡頭誦讀《滿江紅》-采用源于影像的語言,由場面調度書寫人物内心的方式。
紀錄片式的日常場景捕捉,清一色“信息量極少的”、幾近靜止和靜默的固定機位長鏡頭,彼此平行拼接建立一種蒙太奇式的邏輯-叙事關聯。
影片多次基調轉變發生于場景,在現代建築和殘破的屋舍之間,在大都市和荒野之間。或許趨近于裝置藝術,有些取景/布景不僅在物理上靜止-更缺乏真實和鮮活性,讓人感到有些生硬和僵死的感覺。
ps.最大的問題在于,能用一個畫面/固定鏡頭講清楚的事情,究竟選擇五秒鐘還是五分鐘?後者真的有更大的力量嗎?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6.9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6.5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3
選角/表演/場景 7.4
25.8.11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初看觀感和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評析《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公衆号圖文版:“一雙鞋,一段路,以童真丈量世界”——佳片導賞《何處友家》與《小鞋子》 - 微信公衆平台引言:本文将從不同角度評析兩部伊朗影史上的經典作品,一部是著名導演阿巴斯的成名作《何處友家》,另一部是十年後馬基德的成名作。二者在 ...
觀感-劄記
簡評:B-,6.5+第一次看了半截棄了,拖拖拉拉一個星期、零零散散看了四次才看完。沒什麼體會,隻覺得形式過僵、故弄玄虛,實在空洞無趣。色彩、構圖,畫中畫、框中框。極緻的清晰和幹淨,(和作品中繪圖師一樣)每個畫面都經過精心嚴格的控制, ...
建築師的使命與宿命
評分:A-8.0這次觀影不僅讓我重新認識了格林納威,也讓我重新認識了電影。中途還對這部電影的價值有些許猶疑,直到結尾一刹生出頓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為藝術家傳記,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兒》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曆上,即便對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來晚了半個小時。旁邊的人咯咯大笑不止,這樣的影片有大銀幕和互動是正常的,不過還是無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離場,為何要花費五十塊和三個小時的寶貴時間投入在這樣的娛樂消遣中?終于完全被淹沒了,昏昏欲睡。從視聽風格到内容完全無感,斯科塞 ...
《齊澤克》-簡評和劄記
A-正在讀第一本他的書《斜目而視》,再來親眼看看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從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這位偉大的智者。依舊十分親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偉人光環形成的遙遠距離了,他在世卻如同逝世。(容許我胡吹一段)他擁有舉世無雙的極端聰慧和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