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慘烈的背景下觀看了本紀錄片,讓我深深陷入反思的是制造業的核心是制造、創造先進、安全、實用的産品。但在經過多年金融體系的思維訓練後,我突然發覺(或許很早就意識到),美國式金融存在着巨大弊端。像波音這樣偉大的企業,在經過華爾街改造後,從工程師驅動轉變為财務驅動,高管不再關注産品的質量、員工的意見,僅僅隻關注分紅和股價,而飛機✈️不比其他,這是事關100多條鮮活的生命,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而波音公司卻用制造電飯煲的方式制造飛機,實現利益最大化,是不可持續的。在此,聯想到昨日閱讀了曹德旺先生對福耀科技大學的設想,要培養“産業工匠式”的管理人才,狠抓質量,因為質量是一種系統工程,它是設計出來、是管出來的。我突然也理解了,為什麼要給資本設置“紅綠燈”,在未來中國發展大國重器中,資本需要發揮起創新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資本不能妨礙産品的質量和安全體系的打造,否則一切便都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