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看,視角會更成熟。
叙事上,我認為這部作品畫了一個很中式的“○”,除了依舊沒有徹底被解答或者她就隻應該是如此的漢娜,它讓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為都給出了基于這個題材本身比較合适的一個解答。
題材上,它關于集中營,關于大屠殺,其實承載了太多難以表達的東西,電影隻能選擇某個視角去展開,把主體集中在一個人物漢娜以及她有關的人和事情上,卻最終把她又作為一個客體去觀察,所以故事不可避免的帶有流水線式的叙事,而人物必須要非常強有力的被演員支撐起來,否則它就會變成一場泡沫,演員的發揮其實都非常不錯,我覺得每個選角都做的很好,無論是少年時期男孩的青澀,憧憬,美好,與幻想,還是老年時期拉叔這個角色長期的受困于這段情感經曆,無法從這份關系裡經曆的缺失和深刻記憶裡擺脫。又或者立場上,其實就如同這部作品後面拉叔這個角色去見幸存者,她的解釋和回答,其實作為受害者讨論這個經曆就是無解,無法原諒。甚至男主角的家庭,以及承載最終和解和傾聽者的女兒,其實每個角色都在這個叙事裡成為整個電影故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最終促成了一個流水線叙事的“○”。
回歸到凱特溫斯萊特,就如同前面我所提到,在這部電影裡,凱特所扮演的角色是電影裡的一個客體,她一直處于被觀察的狀态,這樣的表演其實很有難度,因為表演的空間其實被約束在非常有限的情景裡頭,但是演員所要承擔的功能卻無比的艱巨。她這個人物,首先是一個沒有知識的文盲,因為無知,所以在情緒世界裡,她并不那麼的“正常”,一個認知有限,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受“工作”和生存意識馴化,而沒有基本的人性和道德觀念的女性,她的精神世界無比的匮乏,這也是為什麼當少年時期的男孩出現她的世界裡,她充滿渴望,卻又無比的懷疑和抗拒,因為她幾乎無法徹底的正視自己作為人類的基本需求。她需要,但是她逃避。她沒有足夠的自我認知和社會常識,但是她又有充分的本能去遵從欲望和精神層面的體驗(傾聽閱讀)。在法庭審判的那幾場幾乎凝聚了這個角色最複雜,但是最深刻的一些特質,也揭開了她作為文盲的自卑和對于維護自我尊嚴的羞辱感,所以她成為一個承載最多罪責的犯人。在幾場法庭戲裡頭,其實最意味難明的是她接受一切後果後,往回忘的那個眼神,我其實很好奇劇本裡是否有說明男主角一直在場,她是下意識的想要回望尋求幫助?又或者隻是當自己成為一個最終被審判的罪犯,想要尋求一種可能存在的同情和理解?當然,更有可能是,她接受後進一步的茫然無措。凱特在這一部作品裡,雖然整體的戲份非常的少,但是劇本給到的情景卻非常利于發揮,隻是給演員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需要更精确的呈現她作為客體所受到的觀察,以及就所有情境給出的反應。這一點上,她身上具備了英國演員極好的修養,甚至像一個德國演員一樣嚴謹,這也讓她的表演具備很強的可信度。電影的最後,也是她開始識字和學會閱讀的那個階段,她從以往的封閉和堅韌,過度到脆弱,但是卻沒有徹底和脆弱和解,做出了結束生命的選擇,其實這裡做出了很多留白,她沒有去具體交代一切,但是也給觀衆足夠的想象,她或者隻是在逃避,又或者覺得與那個少年時期的小男孩的再見為她的生命的最後以及完整性也畫上了句号,因為從作品來看,她自始至終沒有真正融入過這個世界,這是我在這個表演裡,最欣賞凱特做到的部分,我覺得是到這個階段,我才認為她真正吃透了角色!
這個表演,放到今天估計很難拿到奧斯卡,因為題材和人物太不正面,且有戀童等極其不道德的行為,也不符合這個時代在脫離強烈公關後,好萊塢對于表演和電影雙重成功的取向。我其實也不了解當時這個表演是怎麼公關的,因為我很難想象如果不是凱特溫斯萊特這個有一定明星成分的演員來演,這樣的角色似乎很難推入奧斯卡入圍名單,一如這些年所有歐洲女演員的遭遇,歐洲非英國系的女演員每一次入圍幾乎都要到高于當屆拿獎水準一到兩個層次才有可能入圍的前提下,我覺得這個表演放到這個時代,入圍應該都會很難,但是表演無關于道德,這是我希望好萊塢演員要理解的一個東西,即便我對她們理解這個東西毫無期待。
其實我也很多年沒關注凱特溫斯萊特了,她屬于後續才開始真正發力的那種演員,而且身上越來越沒有那種特殊的明星氣質,這對她的表演幫助很大,演員不能成為一個明星,哪怕是電影明星具備更大的關注度和号召力,但是表演這個東西不需要一丁點的星光加持,絕大多數時候它們都會成為藝術的累贅,這是我為什麼始終不太認可好萊塢黃金時代女演員的一個基礎,并不是她們不好,而是有很多時候,我從她們身上分不清是角色還是明星特質,甚至很多時候明星特質會徹底覆蓋人物特質,這不是一件好事。
凱特溫斯萊特她這一代女演員裡頭,我覺得最好的演員基本上就是五個,瑪麗昂歌迪亞,米歇爾威廉姆斯,凱特溫斯萊特,金敏喜(最年輕),周迅。但是從表演來看,現在其實無法判定誰的未來會更好,如果金敏喜能接一些洪常秀之外其他導演的作品,來填補已經空缺很多年的其他類型創作和表演,也許金敏喜會走得最遠,但目前反而是天分最高的周迅已經徹底在掉隊邊緣。
稍微談下這五位女演員:瑪麗昂歌迪亞在表演中情感處于一個更好的狀态:飽滿但不過度,所以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她都能極好的切入;凱特溫斯萊特和大多數取巧的奧系演員不同,她的理解更紮實,細節處理幾乎就是我們從英國演員身上能看到的那種人物特質,經過高度戲劇理解和解剖後融入到真實裡的發揮;米歇爾威廉姆斯,我覺得她身上其實還有一些沒有被徹底敲碎的美國女演員身上的毛病,但是她是一個能夠更深刻進行表演的女演員,優點能夠更多的覆蓋缺點,就近期的一次表演來說《造夢之家》其實在那一屆入圍的女演員裡頭,表演顯而易見比凱特布蘭切特和楊紫瓊更好,但是奧斯卡的拿獎規則(電影票房的失敗)和她的人物的不道德恐怕是她赢得投票的最大障礙。周迅我曾經寄希望她應該成為這一代最好的演員,但是即便天分還沒耗盡,但是認知已經完全跟不上她的年齡。金敏喜,在洪常秀的作品裡,哪怕在一些沒有什麼發揮空間的作品裡,我依舊能找到一場或者幾場接近最好女演員标準的表演,我覺得她其實是亞洲女演員這一代裡頭,最接近偉大女演員标準的一個,她的能力,理解,修養,情緒,還有她真實的程度其實沒有短闆,可能真的要從洪常秀的作品裡走出來,多去演一些其他類型的作品,她可能會成為這一代有更高潛力的一個。
表演無關道德!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相對還是很滿意的一部劇情片!
劇本,導演,演員發揮都很好,男女主演我都挺喜歡的,即便是發揮空間小一點的男演員其實他也給出了一些很獨特的東西,這是一個内心我認為還是很天真的一個男人。當然它是一部女性為主的電影,而女演員也顯而易見的拿出了一年一見的最佳表演或者至少是 ...
模仿《黑天鵝》的失敗之作!
有驚喜,但是更多的還是可惜。我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等,等一個時刻它能告訴我它不是在借鑒《黑天鵝》,但是很可惜,從鏡子砸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完了,果然如此。劇本上,它其實沒有照搬黑天鵝的整體叙事方式,國内的題材其實也沒有辦法去徹底的 ...
舒淇和侯孝賢的關系我覺得是一種特質和優點的互補
千禧曼波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有些矛盾還沒處理到頂,真實的人物關系裡其實整部電影的所有細節和沖突都是成立的,就是被侯導的風格弱化了一些更極端性的空間,有點可惜。這次看,我還是覺得這個問題存在但是也可以把它視為一個小問題,但是一個新的問題 ...
活明白了的成年人都是人精!
有兩場表演我非常非常喜歡,我一直都喜歡這些更高明的處理方式。第一場是米歇爾坐在秋千上的那場哭戲,究竟是因為想念外孫,還是首次出手後對女兒的歉疚并決定再次對女兒出手前的傷感,又或者隻是感覺到了孤獨,一個老年人的獨處是那麼的真實,傷感, ...
一個内心醜陋,卻被欲望吞噬的女性!
開年第一個驚喜,果然還是需要從老片裡淘些好貨!一部幾乎從各個層面都能滿足我審美的一部作品。這個導演太了不得了,沒有一場挑得出很大的毛病,人物與叙事之間不論怎麼反推到整體的作品層面,它都絕對的不存在任何邏輯問題。更了得的是整體的選角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