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被戈達爾分為十二個部分直接展示在我們面前。這依舊是一種戲劇化的表現。

這十二個部分雖然在連續性上不算緊密,但我們卻仍然能很好的拼湊出故事的全貌:Nana在離開丈夫之後逐漸走向街頭,成為妓女,而當她似乎尋得真愛時卻迎來了自己的死亡。

就像桑格塔所說:“《随心所欲》便是一種展示、一種顯現。它展示某事發生,而不是某事為何發生。”戈達爾在本片中仍保留了其早期獨立紀錄片的風格,其所具有的現實意義與本片的戲劇化的風格也産生了絕佳的效果。全片以一種審視者的視角呈現給觀衆,戈達爾隻是客觀的展示了Nana的故事。他向我們抛出了故事與讨論,卻并未解讀它。

在《随心所欲》中戈達爾似乎有意避免使用使他成名的跳切手法,轉而大量運用橫搖、變焦、平移與特寫鏡頭。這使我的注意力全然在Nana身上。無論是與Paul分手、還是與攝影師赴約、抑或是與Raoul談判,在這些場景中,戈達爾都将除Nana外角色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使我們能夠完全專注于Nana的面部表情與她身處的困境。

戈達爾似乎對于影片的互文性情有獨鐘,其在《筋疲力盡》、《法外之徒》、《狂人皮埃羅》等影片中均有體現。在本片中也不例外。影片開頭所引用的蒙田的話:“你應将自己借給别人,把自己留給自己。”這句話可看作是Nana故事的全部概括。Nana在接客時的冷漠與空洞也和影片開始時Paul所講述的外在、内在、靈魂的關系相呼應。而在第十一幕中,Nana與Brice Parain有着長達10分鐘的關于思考與語言的對話,Brice給Nana講述了Porthos的故事,Brice告訴Nana:“他第一次思考,就給自己帶來了死亡。”于是在緊随其後的十二幕中,Nana便也在思考與反抗中迎來了自己的死亡。

戈達爾在本片中也有着其一貫的哲學思考,即使戈達爾并未從人物層面向内探索。責任、自由、思想仍是本片主要的議題。

影片的結尾也許有些為人诟病,但反觀戈達爾其他影片結尾可發現都是異曲同工,也算是戈達爾的獨特風格之一了。

總的來說,《随心所欲》可以算是戈達爾最内斂、最複雜、最有趣的電影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