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矛盾的疲軟續作
前段時間看完《小醜2》,心裡始終是意難平。本來想寫一段長影評的但是一直沒動的了筆,現在看到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5.9漲到6.2,實在是有點忍不住。
首先聲明,以下整篇文章并沒有過多探讨關于作品内核的東西,因為《小醜2》從視聽到内容都比前作要單薄不少,而主題也無非是一點就明的“所有人都隻關注小醜卻沒人管管亞瑟”這樣的東西。因此,戲外主創的意圖就這樣被襯托出來了。當内容不值得關注的時候,其引發的效果往往格外矚目。影視創作也屬于社會現象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我忍不住在想影視創作其實應當具有所謂的“道德屬性”。因此,接下來的内容便是關于本片所引發的“影片嘲諷觀衆”的現象探讨。
一部電影,在讨好觀衆和糊弄觀衆之間選擇了教訓觀衆,一直在想導演和男主也是夠可以的,到底是多麼反社會人格,才會把這部片子拍成這樣。真是戲裡戲外踐行了片中那“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思想内核。不過好在,雖然本片說教味十足,但是視聽以及表演部分依舊不俗(說是不俗但是遠不如前作)。
口碑兩極分化其實是可以預見的,因為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非常“擰巴”的電影,戲裡與戲外都相當矛盾。
在戲裡,本片可謂是把前作所建構的一切全部都推倒重來。依稀記得《小醜1》的内容裡,借助于出色的視聽表現和主演的演技,底層個體與上層階級間的那種尖銳且無法調和的社會矛盾幾乎被完美的展現,到這裡為止,“小醜”這個角色的形象就已經被完成了,而結尾那段暴亂中被衆人簇擁的畫面更是對于人物弧光的完美展現。也就是說,《小醜1》這部電影本身已經是一部結構閉環的完整電影了。同時就像之前也提到的,底層與上層之間的社會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因此一切的理論也好,探讨也好其實應該在joker被推上神壇的那一刻立即終止。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階級沖突的解決方法要麼是《大都會》那樣的空想電影,虛構出一個上下層級之間的“調和者”,但是過去的幾十年實踐中我們意識到這是不可能的(而且這麼拍起來一點也不爽,這很不“小醜”)。或者還有一種方法,那是一般情況下隻能存在于虛構作品中的方法,是一個與現實題材很難搭上邊的方法,一個說出來可能過不了審的方法,那就是——流血革命(其實《出租車司機》嘗試過這一點但是落點偏小)。了解DC作品或是影視作品的觀衆應當意識到這其實是更加不可能的做法,這過不了審,而且這是哥譚,又不是鵝城,小醜也不屬于張牧之那樣的人物形象,因此這樣的做法也不可能。
說到這裡我們不難看出《小醜1》其實是一部情節結構閉環并且完全不具有任何延展性的電影,那麼為什麼還要再去拍這部《小醜2》呢?這就來到了第二個矛盾點。
在戲外,主創團隊包括鳳凰叔自己其實應當也面臨一個矛盾,那就是他們意識到了前作其實是一部相當獨立的電影(自己拍的要是意識不到那就是更大的問題了),但是自己又要為這樣一部延展性約等于沒有的作品絞盡腦汁拍續作賺錢。這樣的矛盾用通俗的語言來形容就是“站着,還想把錢掙了”。于是就這樣思來想去之後,鳳凰叔做了一個夢,誰也不知道他具體夢到了什麼,但總之就是把一個原定 為百老彙音樂劇的劇本改成了一部正兒八經的好萊塢歌舞片。其實這也不要緊,但是我們看看他們是怎麼改的?如果做不到主題的延展,那就幹脆換一個主題,做不到故事的延展,那就直接放棄故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整部電影人物内心戲居多,幾乎沒有故事本身的有效信息)。最最關鍵的是,如果做不到滿足粉絲,那就嘲諷粉絲。世界電影史發展了一百多年,我們可以看到續集超越前作的電影(如《蝙蝠俠:黑暗騎士》),我們可以看到抨擊冷漠大衆嘲諷愚昧無知者的電影(如《楚門的世界》《芝加哥》),但是,我個人,還從來沒有看到過任何一部電影,在不做到超越前作的同時,用嘲諷觀衆的方式來達到所謂“抨擊冷漠大衆”這一目的的電影。這裡我們就看到這部電影的又一個矛盾點,在于他們既想要觀衆買票,又放不下自己内心裡的那點所謂的高級審美,享受着前作觀衆的經濟支持同時背刺觀衆。
退一步說,其實這部并不是完全沒有拍好的方法,就像很多評論說的,其實joker這個角色的核心是蝙蝠俠。影片裡應該做的是引出蝙蝠俠,再以小醜的視角拍一部反英雄題材。這樣做,不一定有好評,但是大概率能掙到錢。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的故事無法滿足鳳凰叔那無與倫比的藝術追求,電影完全沒有這麼發展。
再退一步說,要想展現自己的藝術追求,要想嘲諷觀衆,其實完全可以重新再起一部電影,就拍一個内心渴望愛的邊緣人裝瘋失敗被刺死的故事,哪怕想要嘲諷觀衆,那就從一開始就擺明目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樣做,不一定有好評,但是一定掙不到錢。
lorre對《小醜2》做了一期視頻分析,而在視頻結尾引用了這樣一段話——“如果《小醜1》講述的是一個生活失意,備受欺壓,精神錯亂的城市病人,那它也許會有1.5億美金的全球票房而不是10億。而觀衆之所以捧場,隻是因為那個病人,是小醜。”鳳凰叔覺得小醜隻是一個皮套,觀衆應該收回對于皮套的關注,而去關注真正的人,也就是皮套下面悲慘的亞瑟;但是這明顯太過傲慢了,其實亞瑟才是小醜的皮套,小醜衆多皮套中間的一個,觀衆是為了看小醜而來,所以才會對第一部中的亞瑟那麼關注,因為觀衆知道,在那個悲慘壓抑的皮套下有一個将會掀桌的小醜;在第二部中脫離了小醜的亞瑟,那就真正變成了一皮套,換個名字,作為文藝片上映,或許會是一個真正的角色,但矛盾就在于,這樣做掙不到錢。
最後的最後,貼一段其它用戶對于這部電影所引發現象的評價:“看到小醜2的短評裡居高臨下對大衆審美作不屑和俯視态的joker不免發笑,他們一邊指責‘庸俗’的大衆隻傾慕拜倒于一個刻闆的符号,一面又洋洋自得享受于另一種衆人皆醉的精英認同之中。這個糟糕的時代,連電影都變得‘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