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電影,現在在聽邵導的播客,聽着聽着聽哭了,看電影都沒有這種感覺。
因為高中開始愛上了電影,會希望未來能當一個導演。告訴媽媽,我要考編導!是我不夠堅持,不夠熱愛,最終沒有。所以聽着邵導的故事,《愛情神話》到《好東西》,她有在很認真的做作品。電影需要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她很幸運,所以更加認真。我是真的控制不住眼淚...當時全家都反對我去學編導,”他當導演虧了好多錢,我們家隻是小康,供不出一個導演。”“中國有幾個女導演?你自己看看,全世界有幾個女導演!”“娛樂圈那麼亂,你一個女孩子....”這些話我聽了大半年,最終沒有去考編導。
《愛情神話》和《好東西》我都看了兩遍,因為隻有我看完了才會推薦我母親陪她再看一遍。我告訴她,“這是個女導演。”
Herstory不是History,女導演真的太少了!我們首先要女性擁有相對平等的社會地位,資源,再去judge她的能力,做的好不好。所以,我們首先需要更多的女導演,再去評判。但毫無疑問的,邵導的答卷近乎完美。我隻是個電影愛好者,不會電影賞析,評判打光,叙事,結構...但《好東西》是我會帶我母親去看的,推薦給身邊朋友的。
我媽是個很挑剔的人。餐廳,面包,電影我都試了一遍,才推薦給她。因為我很愛我的母親,她也是個單親媽媽,撫養我長大,盡管我不是個好東西,我媽依舊愛我。她說,“我比王鐵梅厲害呢,以前水管都是自己修的。” 不愧是我媽呢,所以我妥協,上了離家很近的大學。其實我媽隻是想要我幸福開心,所以有時候比較極端,我也長成了傻不溜秋天天開心的小女孩。今年22歲了,聽着播客,在一節課上摸魚哭成了傻子,眼睛腫了,媽媽要擔心的。
我想,我也喜歡當一個觀衆。謝謝邵導演,我能看到《愛情神話》和《好東西》,真的很感激,在書寫her story。以後我可以繼續當叛逆小孩,“誰說沒有女導演,邵依輝,她就是,你還很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