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Bowie的文字和影像已經有很多,我們是否還需要一部紀錄片?而且為什麼還是IMAX化的紀錄片?

導演Brett Morgen,代表作《珍》(2017)和《科特·柯本:煩惱的蒙太奇》(2015),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因為本片的制作周期就很長,大約是七年。

導演在2007年會見了Bowie,和Bowie讨論另一個非虛構項目,Bowie重回當下的柏林,進行街頭音樂表演,但是Bowie當時已經屬于半退休狀态,所以沒有進行。

到了2015年,導演已經完成了關于科本的片子,開始想要利用IMAX和劇院環境創造一種“沉浸式音樂體驗”,一種類似科技館或主題公園的音樂旅程,而不是傳統的傳記體維基百科式的音樂人紀錄片;由此出發導演開始考慮選哪個藝術家,2016年Bowie去世了,于是他通過原來的關系拿到了大量的archive,開始了本片的制作。

而這個IMAX沉浸式音樂體驗,而不是維基百科式的做法,可能對于粉絲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對于不熟悉Bowie的觀衆來說可能“音樂太響”、“内容太亂”,因為全片就如同把一個傳統的編年體Bowie電視紀錄片壓縮成了一部2小時IMAX電影,并進行了拼貼和混響。好處顯而易見,導演不再是一個信息整理和呈現的archive管理員和放映員,導演變成了一個進行二次創作的藝術家:電影開頭和結尾呼應,是Bowie式再創作,太空月球外星人,預示着一個搖滾上帝的誕生和逝去;電影中也加入了一些簡單的實驗影像和動畫元素,使得電影的迷幻氛圍感加強;一段archive影像(在日本上下電梯),甚至在前半段和後半段都有出現,模糊了線形時間。不過既然是二次創作,好壞也是見仁見智。

Bowie留下的素材浩如煙海,切入他的主題也是多樣:性取向、流行文化、變色龍、家庭生活、電影作品、繪畫、百老彙戲劇、世界各地的遊牧生活等等。導演似乎是都有所涉獵,但都是點到為止。在前面提到的跳躍和流動的形式下,唯一比較清楚的主軸似乎是一個完全投入在藝術/娛樂産業裡的多變的藝術家,慢慢長大,找到了自我和藝術/事業的平衡,最終找到了人生存在主義式的歸宿和平靜私密的家庭生活。這裡當然是Bowie的大智慧,他看穿了流行文化的本質,并且能夠遊刃有餘,在創作一個搖滾之神的同時,能夠看穿一切,已經屬于明星的頂級成就。

而導演在那個講為什麼拍此片的很長的故事裡也提到了一個插曲:有一次他心髒病突發住院,而在病床上他想到的是第二天要去拍marvel的電影,别的都沒想拔管子就為了拍片走人。而在之後,他接觸到了Bowie的archive,突然在另一個藝術家身上發現了生活和工作/藝術的平衡的重要性,所以最後(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技術性的剪輯細節和新冠疫情)沉陷的便是這個主題。

說到底,就是一劑中年危機的美式解藥。

參考信息:

紐約林肯中心電影sneak preview 導演Q&A

https://www.msn.com/en-us/movies/news/seven-years-thousands-of-hours-of-david-bowie-footage-and-an-inspirational-train-ride-later-brett-morgen-finally-realized-his-moonage-daydream/ar-AA11SH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