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部電影,都是它所處時代的一小片縮影。

選擇沉浸在哪部電影中造夢,實際上也是一種潛在的社交行為——

制造談資。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知道“老片”精品多。

大多數人在閑暇時間打開的,卻總是一部部大概率就徘徊在豆瓣合格線附近的“新片”。

當然,評分,特别是帶着當時社會情緒的評分,并不能完全代表影片質量。

這就是為什麼,去年秋天,有一位電影博主喬丹·路易米,在自己的個站“膠片世界”上搞了個投票。

邀請世界各地共250名從業者,在2010年1月1日到2019年4月上映的幾千部作品中——

選出自己心中最優秀的五部,不限地域,不分排名。

是的,隻有五個名額。

想知道這群來自于美國各路媒體(從BBC到Hollywood Reporter都有)的影評人、電影學教授、導演、編輯、編劇們,大浪淘沙地看了十年後。

共同記住了哪些最佳?

“膠片世界”從他們的答卷中,選出了得票最高的前10名的——

Top 10

《醉鄉民謠》(Inside Llewyn Davis)

愛奇藝、樂視有

“如果一首歌既不是新歌也不會過時,那它就是民謠。”

本片志在緬懷美國民謠的黃金時代,科恩兄弟出品。

大緻來說,這是一部關于“自嗨”的音樂傳記片。

講述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美國民謠歌手,勒維恩的一段Loser人生。

而他的原型人物戴維·範·洛克,雖然在後世被追封為什麼民謠先驅,甚至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

肉叔卻認為,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以下這位傳奇的吉他,是他教的。

...

将民謠、詩歌融進搖滾的美國搖滾教父鮑勃· 迪倫(Bob Dylan)

當洛克本人在世時,他的處境跟影片主人公一樣凄慘——

終日窮困潦倒,在朋友們的沙發上到處流浪。

這麼不得志的故事,要通過挖一兩個閃光點,最後導向勵志升華人生,不是不行。

但那,才不是生活。

Top 9

《一次别離》(A Separation)

騰訊、B站有

一部成本區區30萬美元的伊朗電影——

不僅全片大部分時間為手持攝像,連片中的角色“女兒”都由導演女兒親身上陣……

...

但就是這麼一部“家庭錄像”,卻拿下了當年的柏林金熊和金球獎。

它靠的,無非是來自兩個不同階級的家庭碰撞之下,擦出的多重隐喻。

一家中産又現代,信的是錢,守的是法。

另一家,底層又“迷信”,拜的是神,守的是戒。

每一個人都是好人,卻在追逐各自的正義中暧昧成了一出悲劇。

這個故事隻會發生在還有信仰的伊朗,也隻有還選擇相信的伊朗人,才拍得出來。

Top 8

《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

騰訊有

這是一部僅僅關于愛情的電影——

甚至沒留餘地給倫理。

有人說,這部片之所以在北美評級為R(限制級),就是因為它價值觀夠扭曲。

女主愛上了男主,但她發現要得到他的唯一方法,是毀了他。

這對看慣了“大愛就是成全”的我們來說,太颠覆。

更颠覆的是,男主甘之如饴。

...

男主就是已經息影的首位三屆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昵稱PTA,作為獨立電影界的牛人。

他以往的片子裡,關鍵詞大多是赤裸:赤裸裸的性,或赤裸裸的惡。

拍到了愛情,也不例外。

隻是這次,PTA把尺度變成了另一種赤裸——純粹。

Top 7 

《羅馬》(Roma)

這部可以說是上榜年份最新的片子了,來自去年,今晚就将登陸大陸院線。

一部由流媒體網飛出品,險些摘下奧斯卡的黑白影像。

...

講的,是一個卑微的個人,被時代挾持着,失去了至愛。

本也可以是一個典型的波瀾壯闊大故事,但阿方索·卡隆拒絕了。

他想着力呈現的一切,都私人又“微不足道”。

可以說這是一部導演本人的“墨西哥童年回憶錄”,卻依然足夠細膩深情。

Top 6

《大師》(The Master)

又一部PTA的作品。

前十的榜單裡,唯有他一人占了兩部殊榮。

明面上,《大師》要講的是一個戰後迷茫的老兵怎麼在經曆豐富的“大師”引導下,解決自己問題的故事。

實際上,無論是喜歡它的人,還是讨厭它的人。

讨論的重點,永遠在文本和劇本之外。

因為——

這片就沒人敢說自己完全看懂了。

最高贊熱評↓

...

...

加上導演向來也不喜向大衆闡述、解釋自己的作品。

你就隻能看見各路短評不知所雲,一堆人都在似懂非懂地引用聖經段落……

但懂不懂有什麼要緊的呢?

(附贈一條怼人用的名言警句)

我不明白人們為何總是期待藝術能清楚明白,但同時他們又接受這一事實——生命本身是捉摸不透的。

——大衛·林奇

Top 5 

《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

騰訊、愛奇藝、樂視、搜狐有

記錄了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Facebook創始人馬克·紮克伯格的成功之路——

一部互聯網時代的荷馬史詩。

...

而且,就沖導演大衛·芬奇(《紙牌屋》《七宗罪》),這片也絕對不容錯過。

為什麼?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導演之一,芬奇的電影總會被反複拉片總結。

而無論是探究他的打光技巧、色彩校正,還是運鏡構圖。

最後,他們都隻能總結出來一個詞:

完美。

芬奇能精準地将人物運動跟攝像機運動貼合起來,配合他對光的解剖式掌握,極大地提升觀衆的沉浸感和舒适度。

...

不斷追求這種和人物運動的精準貼合到相對靜止,就是他總會拍出大量廢片的原因

如果還有沒看的……

趕緊去!

Top 4

《少年時代》(Boyhood)

優酷有

沒有一種藝術,可以像電影一樣——

凝固時間。

對于這部片子的主角來說,想必體驗更加深刻。

導演跟拍了他家十二年,記錄下他在這期間成長的所有奇妙和瑣碎。

靜靜地坐下165分鐘,你就能重新感受這十二年的歲月在身邊無聲但洶湧地沖刷而過。

...

肉叔覺得,它并不隻是12年單純的線性時間堆積。

而更像一片打磨了12年,處處寫滿歲月的鏡子。

給它高分的人,與其說是喜歡它,不如說,是喜歡倒映出來的,僅屬于那些年的回憶。

Top 3:

《月光男孩》(Moonlight)

愛奇藝有

一部因前所未有過的頒獎烏龍而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

它擊敗了《愛樂之城》赢下奧斯卡,卻反而口碑愈差——

“又有黑人又有gay,它不拿獎誰拿獎”。

如果抛開話題性,片子似乎特别簡單。

就是一部關于一個男孩如何成長,到最後學會愛的小清新文藝片。

...

可惜,你抛不開——

也不應該抛開。

電影本身不該帶着膚色濾鏡去評判,可電影工業不是。

它也許“過于政治正确”。

但我們既然都能容忍這麼多“政治不正确”,為什麼反而,容不下“正确”?

Top 2

《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

愛奇藝有

一部哲學意味很重的“神片”。

你無法一兩句話就講清楚這部電影的好,好在哪,壞,又壞在哪。

因為導演野心極大地直指“生命的意義”,同時又使用了大量富有美感和沖擊力的闡述方式。

...

布拉德·皮特和西恩·潘在這部片裡,完全淪為了導演泰倫斯·馬利克展現自己思考的工具。

從哈佛本科畢業後,本在牛津修習哲學的他,中途就退了學。

有人說,這部片子完美展示了馬利克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

在他的鏡頭下,自然界的萬物都聯系着生命曆程,而不是冷冰冰的客體。@appoggiatura

毫無疑問,這部片是一個人在自說自話。

但這呓語,也足以令無數影人印象深刻。

本片在戛納赢下了金棕榈,卻隻在法國影院獲得一堆竊笑。

愛它的人,則動辄就是幾千字小論文來闡述本片的嚴肅本質。

你,會是哪一種?

Top 1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Mad Max: Fury Road)

騰訊、愛奇藝有

高出第二名十票,它是本次投票當之無愧的冠軍。

這部片的關鍵詞很多,但難得就難得在,每一個字,都能挑動肉叔心中那條獵奇的神經:

邪典、廢土、末世、燃。

更了不起的是,這部被稱為教材等級的極緻動作片,卻講了一個女權覺醒的故事。

...

是的,女主是塞隆本隆

前三部都是上個世紀的出品了。

但它們營造出來的那個充滿癫狂和暴力的反烏托邦世界,卻從未停止過俘獲新人。

三十年後,導演喬治·米勒才終于準備好再次撿起它。

用21世紀的特效,勾勒出一個從視覺到情節都更加荒誕扭曲的人類文明。

廢話不多說了,小周末馬上就到。

比起苦惱如何挑選那些已經被時間劃出隔閡的“老片”。

或者要不要鼓起勇氣去面對永遠在測試觀衆底線的“新片”。

不如回頭看看,這十年裡錯過了的這些遺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