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開始是一個年紀大概六十多歲的人在叙述自己女兒的不幸遭遇,鏡頭全部對準這個叙述人,給人一種他在給觀衆講故事的錯覺,但鏡頭一轉,我們才看清了全貌:相對昏暗的房間裡,坐着第一代教父維托·柯裡昂,那看似和藹卻極具威嚴的臉上,有着一雙似乎能看穿一切的眼睛,他靜靜地坐在那裡,聽那人講話。
馬龍·白蘭度對于一代教父的塑造絕對稱得上經典,雖然從《教父》系列來看,這三部影片主要是在講述二代教父,即維托的小兒子麥克的故事。但不可否認的是,白蘭度在對于角色的精彩演繹,對于人物形象、情感變化的準确拿捏之下,所塑造的一代教父其個人魅力,似乎略勝二代教父一籌。正是在父親維托的影響下,麥克才逐步脫去稚嫩和膽怯,迅速成長,成為新一代教父。
《教父1》是對之後兩部的一個概述,相當于前傳,整部影片,前半部分講一代教父晚年時所面臨的各種境況,後半部分講二代教父在經曆父親中彈受傷、哥哥被謀殺,父親去世等事件後,完成蛻變,勇擔重任的經過。
維托作為一代教父,重情義,重家庭,公私分明,講原則,有底線,沉着、冷靜、顧大局、懂進退,有着出色的領導能力、洞察力和外交能力,和政界、律師界交往甚密,在五大家族中有着很大的話語權,但同時心狠手辣,有謀略,有手段,影片雖沒做正面刻畫,但從其手下的行事作風的可以側面襯托,他以自己在業界的能力、地位、人品、信譽,被人尊稱為“教父”、“閣下”,成為一方民衆(企圖通過不合法的手段達到正義世界所無法給予的目的的人)的保護神。在這裡,可以斷言的是,若不是維托年事漸高,其他家族眼饞于毒品行業,蠢蠢欲動,想要擺脫教父的“統治”,引發各種争鬥,維托的江湖地位是無人可撼動的。
維托在危難之際,拼了老命,身中五槍護住了二兒子,這裡一方面突出他護子心切,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二兒子沒什麼能耐。這才鬧出後來的,把他送到賭場鍛煉,亂識眼色,分不清陣營,倒戈替對手說話,勸弟弟麥克的鬧劇。
大兒子桑尼原本是衆望所歸的教父繼承人,奈何有勇無謀,易暴易怒,沉不出氣,不善于謀略,沒有城府,想什麼做什麼,全部擺在臉上,看不慣這個,殺,看不慣那個,殺,上至五大家族的重要成員,下至對手,全部不放在眼裡,不懂得審時度勢,沒有長遠的目标,目光短淺,沒有底線,為了錢想要染指毒品業。花心,私生活混亂,但他也是個好兒子,好哥哥,好弟弟,尊重父親,熱愛父親,在父親被人暗算時,幾近癫狂,對弟弟體貼,讓他盡可能保持單純,對待父親的養子湯姆時,十分尊敬,為了受家暴妹妹,毒打親妹夫,自己的慘死也是因為想去再次保護受到家暴的妹妹,遭到妹夫的和對手的伏擊。桑尼這一角色,讓人又愛又恨,但他空有一身蠻力,缺乏成為教父接班人的魄力。
在局勢堪憂,各路人馬利欲熏心,想要置維托于死地,打壓柯裡昂家族的勢力時,最不被大家看好的乖乖少爺,家族中為數不多的過着平凡人生活,上大學、入伍、醉心于戀愛、單純、膽小的小兒子“橫空出世”,用他的膽識和謀略,向世人證明什麼才是真正柯裡昂家族當家人、什麼才是新一代教父的實力。
在對手買通警察隊長,撤走醫院守衛,想要暗殺維托時,麥克尋求護士的幫助,将父親轉至其他病房,同父親友人一道僞裝成警衛,假裝手裡有槍,騙過殺手,為湯姆的支援争取時間,全程雖顯露膽怯,但沉着冷靜,面對警察隊長時不卑不亢。從在哥哥們不知道怎樣解決對手,解決後顧之憂時,他主動提出手刃對手,并設計出初步的實施方案,最後順利施行,可以看出,他有擔當精神,比哥哥有謀略,對于突發狀況應對能力強,值注意的是,對于父親的愛是促使他走上殺人之路,并逐步掌握家族事業的直接推動力,這點上他與父親維托的性格有着很大的相似之處。
後期麥克在處理家族事務時的果斷,在應對五大家族時的輕松自如,與父親攜手并進時的心靈相通,在解決姐夫時的一系列準備、鋪墊,在父親葬禮上所展現的一家之主的霸氣,在謀劃将家族事業合法化時的雄心壯志,一氣呵成清掃玩家族内奸和敵人時的城府,都足以向觀衆證明麥克确實是二代教父的不二人選。他是兄弟之中最像自己父親的人,也是最能擔當起振興家族大業重任的人。
影片中的女性角色,雖不是重點,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故事就是以維托女兒康妮的婚禮為起點,長子桑尼的死跟妹妹和妹夫的“家庭不和”有關,麥克也是經曆了意大利和美國兩次婚姻,兩個女人後,獲得了巨大的成長。
反派角色的刻畫也十分生動,反派較之于主人公們的做派更加心狠手辣,詭計多端,他們作為整場鬥争的挑起者和推動者,在惡與惡的較量中,最終被仍心存“一善”的一方所擊敗,怪就怪,他們利欲心、貪念太重,不懂得适可而止,“邪不壓正”。
以湯姆為代表的養子,手下之類人的忠誠、信仰,對于維托其人的塑造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基于維托“為人正派”、“恩及衆人”,麥克又能力出衆,在老教父去世後,大家才能接着侍奉新教父。
影片使維托因病善終,身中五槍仍沒有死的設定,其實是對于一代教父的“神化”和對其緻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