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未來的生活,科幻電影總是在已有科技的現實上,大跨步的為我們描繪,未來世界的科學技術、社會面貌以及對未知空間的探索。

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科幻大師庫布裡克,為我們描繪2001年的未來世界中,人類的出行交通,不再局限于地球範圍,我們乘坐宇宙飛船,像随意跨越一個國家一樣往返于月球基地,甚至在人工智能和空間技術的幫助下,通過休眠進行星際旅行,在無限的時間裡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知。

...

現在已經是2019年,雖然我們沒能實現,電影《2001太空漫遊》裡的星際交通,但地球範圍内的交通出行方式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許多科幻電影裡的未來生活細節,正離我們越來越近,如果談論遙遠的未來有些虛無缥缈,那我們來聊聊科幻電影裡的近未來,十年後可能發生的交通出行變化:

更聰明的随身AI(人工智能)

聊未來的交通出行,為什麼先說人工智能?

回想一下沒有導航APP的年代,對交通路線的熟悉度,是老司機們吹牛炫耀的“專業技能”。

GPS導航為我們開車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在快速的更新換代,未來将會作為随身AI具備的最實用的技能。

如果未來你想出行無憂,那麼像鋼鐵俠的AI管家一樣的高智能随身AI,一定是你的首選标配。

...

更聰明的随身AI,意味着能聽懂你的随性表達,讀懂你的表情變化,從你的複雜情緒中,分析出你的喜好,為你提供最合心意的出行方案。

出行前的天氣及路況,在目前手機的功能上升級到更方便的查看,進入車内AI便随即接入車載系統,要自動駕駛還是手動操作,都能随你選擇。

最重要的是,還能像電影《她》中寡姐配音的AI一樣,随時化身貼心小姐姐(或小哥哥),在旅途中做你的知心旅伴,随時陪你聊天解悶,從出發地到目的地,随身AI在整個過程中無感參與。

...

科幻電影《她》男主和AI談起了戀愛

如何才能不堵車?我們正在試着向上、或向下,為人類拓展交通空間

未來的交通,必然更加個人化,那如何解決現在我們最頭疼的交通擁堵問題?

交通空間“向上”拓展:

1997年呂克貝松導演的《第五元素》,為我們描繪了世界上最擁堵的城市之一——紐約,2263年時的交通景象,磁懸浮的飛行汽車,拓展了城市交通向上的空間。

...

擴展向上的城市空間,雖然也可以使用搭建基礎道路設施的方式,我們今天正在使用的立交橋就是其中一類,但這個搭建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是否覺得《第五元素》中的飛行汽車看起來太過于科幻?

現實中正在将這個科學幻想一點點實現,許多汽車産生都已經在研發飛行汽車,更甚的還有Uber這樣的公司,也已經宣布即将内測自己的飛行汽車,并且會接入目前的打車系統和無人駕駛系統,不久的将來,也許一鍵飛行避開擁堵,很快就能實現。

...

交通空間“向下”拓展:

“向下”的交通空間拓展,我們已經在享受公共交通——地鐵,為我們帶來的便捷與擁擠。

那麼如何能更高效、更私人化的向下拓展地下交通呢?

早在2017年,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就為我們開了個“巨坑”。

馬斯克在TED的演講中介紹,他開了一家公司叫“Boring”(“無聊”,意思應該是專門實現無聊時亂想的科技設想?),這個公司有個項目叫“巨坑”。

之所以叫“巨坑”,不是因為這個項目是一個無法填上的坑,而是因為他提出的地下交通設想,通過高速擺渡裝置,把汽車帶進地下交通管道,然後以200公裡/時的速度,像互聯網運送數據一樣,把汽車運送到相應的節點。

具體怎麼實現?可以看看下面的幾個概念動圖,真的有種非常靠譜的感覺。

...

...

...

電力将成為第一驅動

黃金時代科幻三巨頭之一的艾薩克·阿西莫夫,在他的科幻小說《基地》中,也曾描繪過核能發電的高度使用,造就了一個未來帝國的興起。雖然有點難産,但《基地》也将在近年改編成電影,期待未來電力城市在電影中的視覺呈現。

...

黃金時代科幻三巨頭之一的艾薩克·阿西莫夫

電力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一定會成為将來的主要的交通驅動力,随着更高效的發電、充電,電力幾乎可以是無窮盡的能源。

而關于電力交通工具的充電問題,目前的電樁充電,未來也一定有更優化的解決方式,也許像手機無線充電一樣,接觸式的無線充電公路也會是未來的一個選擇。

汽車廠商們,也在多年前就開始大力開發電力汽車,除了比較極端的特斯拉外,老牌汽車廠商中,要數以資源高效利用為首要準則的日本廠商,最讓人期待。

本田(Honda) 作為老牌日本廠商,也在混合動力車型上下足了功夫,你現在就能買到的,雅閣、INSPIRE、CR-V這些車型都有電力混動版。

相比全自動無人駕駛,本田(Honda) 的通勤電動概念車Honda NeuV,似乎離我們更近一些。

一向被車迷調侃為“買車送發動機”的本田(Honda) ,在這款概念車上也同樣在發動機上做文章,把AI技術融入汽車引擎的想法,簡直不能再科幻了!

...

Honda NeuV官網描述這款車的引擎為——情感引擎HANA:“除了具備自動駕駛功能外,還會根據駕駛員的表情和聲調,來判斷駕駛員的精神狀況,并輔助駕駛員進行安全駕駛。日常還會通過掌握駕駛員的生活方式和喜好,根據情況向駕駛員提出方案選項,實現駕駛員與移動工具的自然交流。”

看完這個介紹,我仿佛看到《霹靂遊俠》中的人工智跑車KITT,在向我們招手。

...


未來你更希望怎樣出行?歡迎到評論區一起讨論!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随手點個贊吧^_^!